满文的书写规则

如题所述

清代通行的新满文,共有十二字头,每组字头约有一百余字。字体主要分为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典藏清史管篆修《国语志》稿本,其卷首有奎善撰《满文流源》一文,原文指出,【文字所以代结绳,无论何国文字,其纠结屈曲,无不含有结绳遗意,然体制不一,则有以地势而殊。欧洲多水,古英、法诸国文字横行,如风浪,如水纹。满洲故里多山林,故文字矗立高耸,如古树,如孤峰。盖造文字,本呼人心,人心之灵,实根于天地自然之理,非偶然也。】满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承袭老满文的特征,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直行书写,字形优美秀丽,满文的创造,有其文化、地理环境,的确不是偶然的。
满文字母在词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形状,分为独立体、词首形、词中形和词尾形。满文虽然借自传统蒙古文,但不少字母的写法和书写规则是和蒙古文不一样的,蒙古文有的单词末尾有分段现象,但是满文没有,这是区别蒙古文和满文最简单的判断。现代的传统蒙古文在转写外语借词是有双辅音开头的单词,而满文没有。
标点符号。现代满文的标点符号和书写汉字的书写大体相同,但要旋转90度,因为满文是竖排书写的。另外的是,满文的逗号是一个向下形状小箭头,而句号是两个向下的小箭头。 汉文中对皇帝、圣人名讳的避讳,古已有之。自入关以来,清多承明制,尤其宗室定了字辈之后,写汉文时均是存在避讳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满文避讳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由于避讳并非满人习俗,其情况十分纠结复杂,其避讳规则可参照《初学满文指蒙歌》。
满文原本是一种表音文字,满文有音无义,但在书面上,有时候为了区分读音和词义,除了避讳皇帝、圣人的名字外,一些是以n结尾的单词,在字尾的左边加上一个点,区分读音的比如:a 和en,不加点的话,字型是不太能区分开来的,所以en是有点的。另一类是为了区分词义,表示汉语借词音译的n尾音的音节需要加点,没有点的则表示该词汇是原有词汇,比如:han,没有点的单词意思是“汗”,汗王、皇上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是“汉”汉族的汉;an,无点就是原有词汇“寻常”、“平庸”等意思,加点则译音汉语音节中的an。
另一种是把满文单词写法稍微改写成近似音,而汉字的则是缺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