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拜托了

如题所述

  对话与探索:中国儿童文学发展之路
  <FONT color=#000080>编者按:《哈利·波特》的巨大成功不仅带动了国内儿童文学读物市场一路走强,而且催生了儿童文学理论工作者的更多思考的热情: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价值是什么?什么是幻想文学?什么是成长小说……新蕾出版社从众多的思考者中遴选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梅子涵,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卫平,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自强,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等五位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就当前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整理出版。讨论的议题涉及十二个方面,其中包括:关于经典、关于图画书、关于童话、关于幻想文学、关于儿童小说、关于成长小说、关于故事性、关于幽默、关于想像力、关于诗意、关于评论、关于出版。在对谈中,五位作者话锋睿智机敏,语言鲜活灵动,时有碰撞的火花闪现。他们评述现状,反思过去,勾画未来,指点中国儿童文学的江山,话语间洋溢着高远的学术眼光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拳拳真情。这部著作对中国滞后的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富有启发和推动作用,并为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倡导了一种探讨、批评、辩驳的包容性的批评风气,对当前中国文坛建设富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该书自2001年出版以来已两次再版,并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3月16日上午,《对话与探索——〈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作协、中国版协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等权威机构的领导及数位学者、作家莅临研讨会,并作出精彩发言。本报特辟出专版,刊登发言摘要,以飨读者。<BR></FONT><BR> <STRONG>“5人谈”的特色和魅力<BR></STRONG><BR>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BR><BR> 束沛德<BR><BR> 这本书的5位作者都是对儿童文学情有独钟、关注儿童文学事业的未来,视野开阔、知识结构较新,具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批评个性的专家、学者。他们对我国儿童文学创作、评论、出版现状了然于心;对外国儿童文学名著涉猎较广,大致了解国际儿童文学的潮流、走向。正因为如此,使得“5人谈”这本书富有鲜明的、引人注目的特色,那就是: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书中论及12个方面的问题,可都是当前儿童文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或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纵览全书的对谈,没有空对空的泛泛议论,而是紧扣我国八、九十年代特别是世纪之交儿童文学创作走向、理论观点来展开讨论,一步一步、一层一层逐步深入问题的内核、本质。探讨的每个话题,无论是达成共识还是存有歧义,都能引起人们思考,给人启迪。这样,这本研究儿童文学的论著就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说明力。<BR><BR> “5人谈”作者的对话、交谈,无论讨论哪个问题,他们都有一个基本参照系,那就是儿童文学的经典、名著。在他们看来,“阅读经典是写作儿童文学的最好学校”,“是提升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没有参照、借鉴,不以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高成就、经典之作,作为价值评价的参照物和依据,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很狭窄;从何提高我们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也就失去了坐标。五位作者都很重视文本,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欧美、日本的名著名篇,作为例证。这不仅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观察世界儿童文学之窗,扩大了我们的视野;而且在与这些堪称精品杰作的范本的对照、比较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差距。<BR><BR> 长时间以来,我们憧憬、呼唤一种生动活泼、自由论辩的学术风气。从“5人谈”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不无激动地感受、捕捉到这种良好的、实事求是的批评风气。不同观点、意见的交锋、碰撞,不讲情面而又与人为善的争议、辩论,在深入的探讨中,敢于坚持自己言之成理、独特的见解,又勇于修正自己片面的、滞后的观点,这是多么可贵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啊!五位作者在对话中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性,或清醒严谨,或机智幽默,或大气潇洒,也有将学者的条分缕析与诗人的奇思妙想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我以为,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能引起阅读兴趣的魅力所在。<BR><BR> 生动活泼的理性思考<BR><BR>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BR><BR> 樊发稼<BR><BR> 本书的独特价值,首先表现为形式的新颖。五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坐在一起对谈,不拘一格,直抒胸臆,既有事先认真准备的深思熟虑,又有会上即兴的“临场发挥”;在许多属于学术范畴的儿童文学论题上,既有比较一致的共识,也有见仁见智的激烈碰撞,撞击出的灼灼理性火花,映现、展示出五位专家的学养卓识。由于全书是座谈讨论的记录,读这本书,我们仿佛就置身于会场上,饶有趣味地亲耳聆听到这些儿童文学行家们纵横恣肆的学术对话,给人以一种强烈逼真的现场感,读来令人兴味盎然。<BR><BR> 其次表现在内容的丰富。5位作家、学者的研讨,紧紧围绕十二个论题进行。如关于经典,关于图画书,关于童话,关于幻想小说,关于儿童小说和成长小说,关于评论和出版等等,几乎将当下儿童文学界众所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一网打尽”。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谓丰富之极。专家们论说这些问题,既有深层次的理论阐述,又有较具体的有文本依据的形象表达,而且由于论者都是深谙艺术规律、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行家,他们的观点看法往往不是出之于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各自学养的泛泛展示,而是有着自己的坚实的实践体验作为支撑,所以都能自圆其说,且有较强的说服力。<BR><BR> 细读全书,我们随处可以看到5位作家、学者各自精彩的见解。例如曹文轩教授谈到“经典阅读”时说:“就提高儿童文学作家的素质而言,我们不能把经典仅仅定在儿童文学方面,应该是广义上的经典阅读。首先做文学的功夫,其次做儿童文学的功夫。”“首先阅读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经典,为了你职业上的特性,再阅读一些儿童文学的经典。”“打一个比方,我们现在来寻找源头——就像寻找长江的源头一样,我们探寻的是长江的源头,而不是长江的支流的源头。”<BR><BR>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的每一个意见和看法都绝对无懈可击,但在我看来,即使那些可以商榷的意见或观点,也可能会在某一个层面和角度上对我们有所启迪。<BR><BR> <STRONG>感受“5人谈”</STRONG><BR><BR>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BR><BR> 张美妮<BR><BR> “5人谈”的内容有较大的包容性。作者们所论所议涉及当前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的十多个话题。五位作者都亲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创作、研究上各有可喜的成就。他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校正,所议所论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澄清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也引发人们进一步深入探索、思考。<BR><BR> 比如,书中首先提出的提高整个儿童文学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在于创作者、出版者、研究者等整个从业人员重新建立对经典的认识态度,从经典、名著中吸纳营养、获取灵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儿童文学比较健康、有生命的美学体系和观念,可谓一语中的。<BR><BR> 又如,作者们在谈到儿童文学读者群的时候,都重视低龄的孩子和童年期的读者。认为对图画故事这种幼儿文学的主要体裁应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指出了在儿童文学中,低幼孩子和中年级小学生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应改变过多重视少年、青春期读者,忽略、遗忘了童年期以下读者这很重要的一块,从而发生中国儿童文学年龄段的倒挂现象。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校正无疑是十分可喜和重要的。这将推动中国儿童文学更多地为儿童文学的基础读者群创作、出版。<BR><BR> 再如,作者们论及了童话、小说、幻想小说、成长小说等文体。其中分析了目前童话创作水准不高的原因。试图区分童话与幻想小说二者的特征。指出童话是创造境界的一种文体,不必以幻想小说取代童话,这些论点切中时弊,对创作者、编辑出版者更好地把握文体特点是很有帮助的。<BR><BR> <STRONG>畅所欲言 据闻录实</STRONG><BR><BR> ■首师大教授、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BR><BR> 金波<BR><BR> 儿童文学的理论批评与创作相比,有些滞后。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主要是发表园地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就给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园地增添了一点亮色。<BR><BR> 我一向重视理论批评,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一个作家在创作的同时,总要思考一些问题,这是理性的思考。当一个作家的创作,进入到一定状态时,他也要借助于理论,拓宽自己的思路,更新自己的观念。从这个层面上说,“5人谈”的出版,不止是理论批评界的收获,也是每个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者值得一读的书。<BR><BR> 况且,它的写作方式又是如此的生动活泼、切近现实。读这本书,每个读者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个谈话人的音容笑貌、学养谈风,都历历在目。读这本书,就像观看了一场“思想的戏剧”。<BR><BR> “对话体”的著作,古已有之,古希腊的《柏拉图对话集》,中国的《论语》,都属此列。但把“对话体”用于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就我所知,尚属首次。况且,它的谈话方式不只是在宾主之间进行,而是一个群体,这就更加容易集思广益,更加全面缜密。<BR><BR> 这本书所涉及的问题有一定广度和深度。大凡儿童文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几乎都在5人的视野和谈话之内。如关于小说、童话、幼儿图画书;关于幽默、想像、诗意,故事性;以及阅读、评论、出版等,作者的立论都较为中肯鲜明。看得出,他们都是积累充足,有备而来。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促进思考,更新观念,全面地提高儿童文学创作、编辑、出版的水平。<BR><BR> “对话体”的理论批评,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我们在阅读中,不仅知道了对话者的观点,更可以从他们的阐述中体验到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点,就以开篇《关于经典》为例,在论述“经典”这一概念时,就可感受到他们的差异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学术研究姿态,有的治学严谨,有的求新创新,有的视野开阔、有的富于激情。总之,这场“思想的戏剧”是如此的醇朗,富于兴发的理性与抒情的力量。<BR><BR> 阅读这本书,不像阅读纯理论书那样吃力。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参加了他们的谈话,成为书外的“第六人”。<BR><BR> <STRONG>成功的儿童文学理论专著</STRONG><BR><BR>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BR><BR> 海飞<BR><BR>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第一版出版后,纪秀容社长就送了我一本;如今这本书成了我的案头之作,对我们出版社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BR><BR> 我认为这部书是一部成功的儿童文学理论创新专著。这部书把电视上非常受欢迎的“脱口秀”方式用于儿童文学理论研讨,有对垒,有交锋,彼此促进;5家之言,不是定论,而是在争论中立论,为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拓展了大量的理论空间。<BR><BR> 其次,我认为这部书是一部厚重的权威之作,完全可以作为师范院校教科书使用。这5位作者,除彭懿在出版社工作外,梅子涵、方卫平、朱自强、曹文轩都是大学的教授,他们在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他们的对谈对儿童文学研究富有启发意义。而儿童文学是一切儿童读物的母体,《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为儿童读物出版的发展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BR><BR> <STRONG>关注儿童文学</STRONG><BR><BR> ■作家、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BR><BR> 张之路<BR><BR> 谈话文体是一种很好的文体。在儿童文学领域出现这样的文体的确是件可喜的事情。<BR><BR> 我们现在看到在电视台有许多侃谈形式的栏目颇受观众的欢迎。原因就是谈话形式自由,谈论有交流有交锋,可以使问题得到深化。还由于谈话者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分析和评论可以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景象。<BR><BR> “儿童文学5人谈”就具备了以上的优点。他们的谈话好就好在他们没有摆出一种评论和检阅的架势。在看似轻松和漫不经心的表层之下,以他们的学识和经验让我们感到一种深刻和到位的梳理。<BR><BR> 参加这本书谈话的5位先生都是在儿童文学界创作和评论上卓有成效的作家和学者。他们不但都是这个行当里的知情人,还是能够高屋建瓴俯瞰这个园地的观察家和指引者。他们个个成竹在胸,如骨鲠在喉,大有不吐不快之感。<BR><BR> 这本书让人感到谈话者有较强的历史意识。不但涉及了儿童文学众多方面的12个话题。而且不是就现象谈现象,把这些话题放到历史的背景下,放到中外儿童文学比较和发展的位置上。从而使话题得以深入和扩展。<BR><BR> 它首先关注现实,谈到了许多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BR><BR> 比如如何看待经典,如何看待幻想、成长,儿童文学的美学,如何看待所谓“读图时代”的图画书产生的争论以及出版方面。都做了有益和详尽的探讨。许多观点和结论也都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R><BR> 因为谈话者有对世纪之交的关照,5个人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几十年中的儿童文学展开理论的思考。这些话题的内容以及谈话的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或者专著。它可以说在构建一个新的论述系统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BR><BR> <STRONG>奔向同一目标的自由翱翔</STRONG><BR><BR>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BR><BR> 夏康达<BR><BR> “5人谈”作者之一梅子涵在本书代序《我们关怀不朽》中说:“我们关心着,怎么把中国的儿童文学写得和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些篇章同等值得夸耀,流传遥远,只要提起都响亮和迷人。”这就是本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即这5位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这次谈话的动因和目的。我们因此可以期待这是一次高标准、高层次的对话。<BR><BR> 有人将“5人谈”比喻成“理论派队”。他们谈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状,联系实际。因此虽然不是文学史著作,但始终围绕着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展开论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5人谈”是对这一阶段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总结。他们的总结主要不是为了展示80年代以来比过去前进了多少,而是要剖析我们离世界最优秀的还差多少。这是为了前瞻而进行的历史回眸,是站在可能达到的高度所进行的俯瞰。他们不仅这样看历史,而且以同样的眼光看当下。于是,他们都有话可以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文学。但真正到了儿童文学渐渐进入本体的时候,需要讲儿童文学在本体上是什么的时候,就需要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的理论或者批评。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5人谈”的作者正是在我国儿童文学本体理论研究领域中率先垂范。他们谈论的12个话题,几乎涵盖了该理论体系目前已知的所有主要命题,对我国儿童文学理论确实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BR><BR> 不是说这些问题以前未曾探讨过,而是“5人谈”的论述都有所丰富、有所开拓。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BR><BR> 一是儿童文学的概念定位。什么是儿童文学?或许还没有一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定义,但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但深究起来,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和具体内涵的界定问题。本书对儿童文学范围的讨论,是与各文体的研究结合起来的,以“关于儿童小说”一章最为集中,在“关于图画书”、“关于成长小说”等章中也有涉及。儿童文学可按儿童年龄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种类别,基本已成定论。但由于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由儿童小说向少年小说倾斜,所以梅子涵有所忧虑,他提出“在儿童文学这些分段中,低幼和小学生两个环节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他对图画书的情有独钟,想来也与此有关。朱自强虽然并不倾向于将低幼读物作为儿童文学的重点,但也认为如果儿童文学艺术的主力军集中在界限容易出现模糊的少年小说这个领域,作为战略上的考虑,应该尽早注意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那就是说,尽管儿童文学概念不必更改,但针对创作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倾向,理论界是有责任从战略上予以纠偏的。还有“成长小说”的问题,这在我国是比较新的提法,在“5人谈”中,对其在儿童文学中的位置以及与少年小说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对正在成长中的“成长小说”的健康发展,会有指导意义的。<BR><BR> 二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关系。尽管所占篇幅不多,但分量不轻。儿童文学既是文学的一部分,当然有文学的共同性,但差异也是明显的。曹文轩是格外看重两者的一致性,所以他在“关于经典”中一再强调:“就提高儿童文学作家的素质而言,我们不能把经典仅仅定在儿童文学方面,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经典阅读。”还有一个语言问题。在“关于儿童小说”中,曹文轩敏锐的指出“一种语文是和一个民族的气质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语言,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就此,他对文言文和白话文有一段精彩的论析,这个观点尚可商榷,但他对语言的感悟,极为可贵。接下去涉及“意境”“雅兴”等创作论内容,都与成人文学相关。<BR><BR> 三是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本书是从儿童文学本性出发涉及这个原非本体论问题的。作者首先肯定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认为“教育性是儿童文学的文化天性之一”,“我(作者)从根本上是教育者,你(少儿读者)是被教育者”,他们反对的是“教育主义”或“教训主义”。这个问题从8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共识,但至今依然是束缚儿童文学更自由地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朱自强在提到挪威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时,介绍了他的一个观点:学校文化和儿童文化是两种冲突的文化,学校是系统地压抑儿童天性的一个机构。这个观点骇人听闻,但从学校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来考虑,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这是值得深思的。<BR><BR> “5人谈”在故事性、幽默、想像力、诗意等创作论领域内的微观研究,都有精辟的论析,其中依然不乏宏观关照。如讲到幽默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讲到诗意提到作品底蕴里的人文关怀精神,讲到评论主张通过批评把自己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生观念的思索,对儿童和未来之间的探究,把自己的人生观展示出来。<BR><BR> 理论的探索显示深度,这一点“5人谈”显然是具备的。作为一部论著,它的特色则是它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置于虚空。它的一切理论结论都建立在具体作品的微观研究,其融理论品格与实践品格于一体的特点,弥足珍贵。<BR><BR> <STRONG>“5人谈”与“成长”的中国儿童文学</STRONG><BR><BR>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BR><BR> 朱自强<BR><BR> 如果说“5人谈”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话题,也在一些层面上显示了一定的理论睿智,我想应该首先感谢历史、当今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里的众多儿童文学的同志者。没有历史的积淀和当代同行作家、研究者的建设,我们5个人谈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我们在对谈中出于理想化的追求,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表露过不满甚至一些批评,但是,现在读这本书,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确积累了许多成就,尤其是近二十几年,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相比,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我想说,完成这样一本对谈形式的研究著作,不仅在五、六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在80年代也是难以期待的。<BR><BR> 于是,我想到了儿童文学的一个最核心的主题——“成长”。我们5个人或者在创作领域,或者在理论、评论领域,可以说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过程的见证人,而且也为这场建设挑过一两筐子泥土。我们都是在新时期这一充满生机的时代里,与中国儿童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现在,每当看到这本书,我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自己学术的青春时代已经逝去,身处学术的壮年时期,我能否既挽留住一些青春的活力,又收获壮年的一份成熟。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学术能否继续“成长”的问题,就是再过若干年,假设还能有幸参加类似“5人谈”这类工作,自己来谈什么的问题。<BR><BR> 推而论之,眼下的中国儿童文学也面临着怎样继续“成长”的课题。毫无疑问,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的蓝图需要我们的前辈、我们这代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人共同来描绘。在这个意义上,“5人谈”就是一种问题提起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大家”谈,也就是大家来建设。<BR><BR> <STRONG>给理论研究新面孔</STRONG><BR><BR>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BR><BR> 梅子涵<BR><BR> 说到“5人谈”,我一直都是想把首先的敬意献给新蕾出版社,给他们的社长和编辑。是他们最初诞生了这个大气而优秀的计划的,并且热情和细致地以自己的智慧走在了“一本书”的全部过程里。出版只是有决心显然是不够的,最后拿定的是一个什么灵感,又能如何地搞成,表现了职业的素质。<BR><BR> 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些“宏观”的“泛论”,只在探讨着“本质”,这固然是基础而且重要的。可是让研究的方向具体和技术些,不仅是可以让研究更加丰富,而且也让“本质”更加的清晰和落实,所以在确定话题时,就有了“关于幽默感”、“关于想象力”、“关于故事性”等。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强调了“幽默感”这个词这个精神,而是还想刻画出它来,成为一种“看得见”。而阅读经典,是使这种种的“看得见”成为可靠。<BR><BR> “5人谈”开始之前,其实我们都没有多少案头的准备。基本的题目也是我,彭懿,方卫平由上海去天津的软卧车厢里夜间拟定的。谈话的得以进行,只用5天时间讲出了一本书,依靠的是我们很多年的阅读和思考。这“5个人的5天”其实也考了我们自己。这个考试是刺激和畅快的。<BR><BR> “5人谈”也是一次让理论摆脱无趣面孔,可以让原来对你没有兴趣的人也想亲近你的尝试。<BR><BR> <STRONG>从“5人谈”期待宏大和声<BR></STRONG><BR>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BR><BR> 王宜清<BR><BR> “5人谈”列出了12个纲领性话题。中国儿童文学当然远不止这12个话题,5天的时间也非常短暂。5位座谈者定会留下未能一吐为快的遗憾、表述不尽的怅然,留下未能达成一致的话题,更留下非“5人谈”所能“就地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新蕾出版社在召集“5人谈”之后又召开这次“对话与探索”的理论研讨会,时隔两年,更为有意义。当年5位座谈者们的思虑和探讨始终没有停歇,今天我们仍有兴趣来面对他们当年的思虑,继续中国儿童文学的“5人谈”、“大家谈”。<BR><BR>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什么?儿童文学的功能、职责是什么,中国儿童文学的气质究竟是什么?我们无数次地发现,我们总需要回到儿童文学的轴心问个究竟。而轴心,也既是对(中国)儿童文学本质的探讨,不会轻易在特定的一次会谈中找到,它应该是大多数人达成的共识。<BR><BR> 这个共识的达成,需要有类似“5人谈”这样的坦诚对话和激情表述,需要有更多的声音和更强的力度,需有全体声音的加入:文学批评家、儿童文学作家、童书编辑、教师、教育专家、父母,甚至儿童图书的零售商。有政府、学校、家庭、出版社等来自全社会的声音的参与,来形成宏大的和声,形成浩浩荡荡的队伍。<BR><BR> 因此,我们期望更多的“5人谈”、“十日谈”甚至“围炉夜话”之类的精神聚餐。这次是清一色的男性,还可以是清一色的女性——儿童文学领域出类拔萃的女性为数实在不少。假若有千人论道的盛况,那真是一件盛事吧。<BR><BR> <STRONG>儿童文学理论的精品<BR></STRONG><BR>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BR><BR> 于友先<BR><BR> “5人谈”是儿童文学理论读物的精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当前儿童文学发展的概括与总结,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广泛而且比较重要,有很大的包容性;二、是对我国现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人们关注的问题进行对话,而且能够提出如何解决的想法、意见、建议。三、采用了对论的形式,及时互动的对话形式,给人现实感、真实感,观点鲜明。这本书最重要的是批评精神,谈话坦诚,有交锋,有碰撞,提出的意见很尖锐,但很中肯,通过讨论使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这种精神是应该提倡的。新蕾出版社能出版这样一本书很有眼光,难能可贵,给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扎扎实实打基础的工作。<BR><BR>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54/14765/175220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