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妈祖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1

自宋雍熙四年(987年)妈祖升天后,人们在湄洲岛建立了最早的妈祖祖庙,作为海神的祭祀场所。这座妈祖祖庙不仅是全球妈祖庙的源头,全球超过5000座妈祖庙,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徒众多,约有2亿人,这得益于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


妈祖信仰发源于莆田,这里的妈祖庙众多,如福建、广东、浙江等地也有众多妈祖庙。台湾尤其盛行妈祖信仰,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信奉,拥有500多座庙宇。港澳地区也有50多座妈祖庙,而海外妈祖庙最集中的地方则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美国、印尼、菲律宾等地也都有妈祖庙的分布。


妈祖庙各地名称多样,如天妃宫、天后宫等,其中福建湄洲妈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朝天宫等被视为世界三大妈祖庙,它们在历史、规模和影响力上独具特色。如泉州天后宫,作为妈祖信仰的重要中心,规格高、规模大,是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宋庆元二年,与泉州的海贸活动密切相关。


元代,妈祖信仰在泉州港尤为兴盛,元世祖多次封赐妈祖,妈祖的神格得以提升,成为“泉州海神”。到了明代,妈祖信仰继续扩展,明政府规定船只出海前必须在天妃宫祭拜,妈祖在航海者心中扮演着保护神的角色。妈祖信仰在琉球也深深扎根,两地交流中,妈祖信仰愈发深入人心。


清代,妈祖庙宇如泉州天后宫得到了多次重修和扩建,私商贸易和移民潮进一步推动了妈祖信仰的传播。泉州商人遍布国内外,每到一处都设立妈祖会馆,妈祖信仰随着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台湾妈祖信仰的繁盛,特别是台湾妈祖庙宇的“分灵”传统,反映了妈祖信仰的深远影响和历史渊源。


扩展资料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妈祖文化也是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历史上宋代出使高丽、元代海运漕运、明代郑和下西洋、清代复台定台,这一切都体现海洋文化的特征。这就是“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真实写照。而影响所及,妈祖由航海关系而演变为“海神”、“护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