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体的平仄、押韵、句式与情感表现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
先说有关系。
一般来说,平声音长,高亢而远,委婉绵长,余音不已。仄声短促急迫,铿锵有力,豪情跳跃,慷慨激昂。押平韵的词牌,大多适合表现柔和、明朗的情感;押仄韵的词牌,比较适合表现激愤、豪迈的情感。特别是仄声中的“入声”,由于发音内吸,适合表现悲愤、乃至悲切的感情。有的词牌规定,“例押入声韵”,或“宜用入声韵”,更有明显的特色。
以《忆秦娥》为例:
其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悲切之情
其二: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悲壮之情,壮多于悲。
从句式来看,句子短小的,比较欢快、急迫;句子冗长的,更适合那种“细细道来”婉转抒情。
之所以说它不是绝对的,因为相同的词牌都能表现完全不同的感情色彩。
例如相同的《卜算子·咏梅》:
其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者的感情色彩完全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