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长矛长度多少

如题所述

长度不一,得看是什么兵种什么时代,例如战国时代战车用的长矛有六米长。骑兵大概为三米,步兵为两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19
楼上胡说八道,罗马是剑盾兵,历史上就没出现过长枪方阵,哪来的5,6米长矛!希腊和马其顿用的长枪方阵更多,但从来没听说罗马会有!
罗马短剑一般60厘米左右,用于短兵相接。罗马共和国初期,主要分三种兵,青年兵,壮年兵,成年兵。马略改革后,分为军团大队,历战军团大队,鹰旗大队和禁卫军团。都是短剑。
说起长枪,主要还是希腊地区用得多,毫无疑问比中国多得多,中国同时期是多兵种复合作战,但希腊地区几乎开始了长枪方阵的专属军事竞赛。希腊兵种相对马其顿来说,种类较为单一,长枪发展更为迅速。
相比之下中国同时代秦军,主要是戈,弩,车,骑,重步剑盾复合作战。目前兵马俑内并未发现超长矛(有个纪录片节目说有长矛,其实是造谣,详情可见<秦俑专题研究>)。
但秦军兵马俑内没有,并不代表中国古代没有,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长矛在各国均有使用,但其本身对阵型要求非常严格,且行动迟缓(冲锋矛例外),侧翼和后背一旦被冲击,立刻就会溃败,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五代十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兵制离超长矛越来越远,离剑盾兵和戈戟兵越来越近。
第2个回答  2018-01-28
长矛一种冷兵器,类似长枪,比长枪更长,真正意义上的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主要由步兵使用,出现在中国,罗马。追答

春秋时期的矛,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米,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4米。但是,当柄长超过使者身长的三倍,用起来就不灵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长的为宜。《考工记》上说,酋矛柄长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长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战车上使用的武器。当时的矛头多为青铜质,但形制开始从凸脊扁体双叶形趋向三叶窄长棱锥形,前锋更加锐利,刺透力增强。銎部有穿孔,使矛头能更牢固地安装在柄端。矛杆长度一般为270-290厘米.l971年长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两支带柄之矛,一支柄长297厘米,木质;另一支柄长280厘米,“积竹”柄。春秋后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军侵鲁,鲁季孙氏家臣冉求帅三百徒卒参加战斗,“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见矛已是步兵同车兵战斗的有效兵器。“丈八蛇矛”

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非长兵不能及;故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长丈八者,亦由于是。至马战时代,矛已觉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枪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尽,即习武者亦类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枪等法,尚未绝传也。兹在旧书摊上得抄本一,题曰《长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图绘以示后人者;考其使用之法,与长枪略同,枪中有八母枪,盖即脱胎于此,枪出于矛,其信然也。 矛的出现在枪之前,和戈一样年代久远,是战车士兵的主要装备。用法和戈类似,也比较单一,所以,在战车没落以后,把锋尖部份改为铁的,用来装备步兵和骑兵。后来,由于刺杀力更强的枪这种兵器的出现,矛也逐渐不时兴了。但是,迟至明代还能看到一种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继续使用。

在原始社会,人们把长木棒的尖端削磨成尖锐的“锋”,用来扎刺鱼、兽,这大概就是矛的前身。后来,人们开始用石头打制成石矛头,用兽骨磨制成骨矛头,绑缚在长木柄上,这就大大提高了矛的刺杀效果。早在商代已出现了青铜矛头,并且大量地用于战争。曾在殷墟侯家庄出土了一层成捆的青铜矛,每捆10支,共700余支,可见那时青铜矛的制造量已经很大了。殷王的禁卫兵多装备这种铜矛。商代的青铜矛不仅量多而且制作工艺已有相当水平,形体宽大,双面有刃,且雕镂精致,式样美观,不仅是实战的兵器,也堪称艺术珍品。周代的矛,刃部加长,锋部更为厚实,銎部减短,两侧的环取消,形式更加简化,实战性增强。那时兵车上使用的兵器最长的便是长矛,足有两丈四尺(周尺),称为夷矛。步兵使用的矛长两丈,叫尊矛。若论长度,矛可列“五兵”之一。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矛。铁矛头比铜矛头体长,而且十分锋利。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那时南阳一带出产的铁矛,质地优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黄蜂一样凶,蝎子一般狠。此后铁矛头竟长达84厘米。西汉时骑兵是军队的主要兵种之一,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全长一丈八尺,称为“矟(Shuò音硕)”。这种长矛矟一直到唐代仍被看作重要兵器,不许民间持有。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古人根据矛的长度和形态将矛分为蛇矛和长矛。
是矛的一种。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因刃部分呈游动如蛇状,故此为名。全长达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铁制成,长约25厘米。矛尖部份采用这种形状,是为了增加刺杀的深度,加大伤口愈合难度,给予敌人致命伤害。蛇矛的用法与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为刺、挑、戮、划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击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击对象穿透的强力效果。 蛇矛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矛头的金属位置形如弯曲的蛇体,有着波浪式的曲线。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强刺穿对象的威力。在中国小说中,最常见的蛇矛种类是“丈八蛇矛”,当中尤以《三国演义》内蜀汉将领张飞所使用者最为著名。唐代杜牧诗作《郡斋独酌》中有“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句;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其二》亦有“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句;明代谢肇浙《五杂俎‧人部一》:“陈安刀矛并发,十伤五六,一时目为壮士,而平先搏战,三交,夺其蛇矛,悬头涧曲,易若探囊。”鲁迅小说《呐喊》亦有稍提及过蛇矛:“他两手同时捏起拳头,彷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

长矛矛头长七八寸,形如枪头,呈棱形。其下与柄相接,矛柄也可硬木制,粗如盈把,长一丈六余有余。矛鐏是柄的饰物,也有铜制者,呈锥尖形,可使矛插地而不倒。丈八蛇矛矛曲如蛇,长一丈八尺,传为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张飞所使用的兵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4-15
长矛一种冷兵器,类似长枪,比长枪更长,真正意义上的长矛长度一般为5~6米,主要由步兵使用,出现在中国,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