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一万块钱工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一个月一万块钱工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一个月一万块钱工资,个人所得税是290元。

工资薪金扣税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计算方式:10000-5000=5000元,5000*10%-速算扣除数210元=290元。

扩展资料:

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还将动态调整。”

此前,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表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规定出台以后,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简化操作,税务总局还将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操作办法。在具体操作中,初步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就能享受扣除。申报时尽量减少资料报送、简化办税流程,相关资料和凭证尽量不用报送到税务机关。

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大家在每个月的预缴环节就可以享受到改革红利了。

三是未扣可以退税。如果大家没有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诉单位,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位的,也不用着急,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将提供快速、便捷、安全的退税服务。

四是多方信息共享。在这次个税改革中,税务部门将与多部门实现第三方信息共享,核对申报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提供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

李旭红建议,按照公平及简便的原则,可以通过多方信息共享,核对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减少纳税人的负担,降低纳税的遵从成本。此外,还可考虑通过对专项扣除设置一定的限额或定额标准,既保障纳税人方便纳税,又要体现政策的公平。总体而言,由于专项附加扣除主要为民生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动态调整均为保障税收公平的有力举措。(综合央视财经、中国证券报报道)

参考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月收入2万元以下个人所得税计算表

中国政府网-5000元“起征点”下月实施 你能少缴多少个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5

根据新税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90元。

应纳税额=(10000.00-5000.00-0.00)*10%-210=290.00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

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个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法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个税起征点35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如果五险按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按实际收入的12%缴费进行计算,

个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法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个税起征点35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0000-1023-1200-3500)*10%-105=322.70元

2、如果五险按实际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按实际收入的8%缴费进行计算,个人应纳税额=(10000-1023-800-3500)*20%-555=380.40元

3、如果五险按最低标准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按实际收入的12%缴费进行计算,个人应纳税额=(10000-382.33-1200-3500)*20%-555=428.53元

4、如果五险按最低标准作为缴费基数,公积金按实际收入的8%缴费进行计算,个人应纳税额=(10000-382.33-800-3500)*20%-555=508.53元

5、如果五险和公积金都按最标准作为缴费基数,12%的费率进行计算,个人应纳税额=(10000-382.33-254.40-3500)*20%-555=617.65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1

根据新税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290元。

应纳税额=(10000.00-5000.00-0.00)*10%-210=290.00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①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

②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津贴;

③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特别注意

加班费应并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税。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一次一次性奖金的优惠算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单位在外地设立办事处,并从当地招人。这部分工作人员居住在当地,其住房情况以及保险水平应遵从当地标准,社平工资按照办事处所在地标准计算。

对劳动者获得的补偿金,比照《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执行。

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规定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第3个回答  2017-10-31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1]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月收入10000元,个人所得税=(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扣除项–专项附加扣除)×税率–速算除数,即为(10000-5000)×10%-210=290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