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岛状、环状和链状硅酸盐亚类矿物

如题所述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岛状、环状和链状硅酸盐亚类矿物的络阴离子构造特点及其对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2)掌握岛状、环状和链状硅酸盐亚类常见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二、实验内容

◎锆石:晶体通常呈四方柱与四方双锥组成的聚形。黄色至红棕色。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硬度7.5。相对密度4.7。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常与独居石、金红石等伴生。

◎橄榄石:常呈粒状集合体。橄榄绿或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6~7。贝壳状断口。

◎石榴子石:晶体外形特殊、硬度大、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物理性质稳定。

——铁铝榴石。常呈四角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完好晶形,或二者的聚形。颜色为褐、深红至黑色。玻璃光泽。硬度7~7.5。

——镁铝榴石。完好晶形少见,多呈浑圆状颗粒。颜色呈紫红色、棕褐色、灰绿色等。

——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晶形也常为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或二者的聚形。钙铁榴石的颜色主要呈黄绿、褐红至黑色;钙铝榴石主要呈黄、褐、红、绿色、白色。

◎蓝晶石:晶体常呈长板状。颜色通常是浅蓝色,但也可呈白、灰、绿等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有时显珍珠光泽。硬度随方向而异,平行晶体延长方向小刀可刻伤;垂直晶体延长方向小刀不能刻伤(又称二硬石)。常与十字石、石榴子石共生。

◎红柱石:晶体呈柱状,横断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柱状或放射状(俗称菊花石)。常呈灰色、肉红色或红褐色,风化后灰白色。平行柱面解理中等。硬度6.5~7.5。红柱石经常含有碳质和泥质包裹体,在横断面上呈黑十字状定向排列,称空晶石。

◎矽线石:晶体少见,通常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呈灰白色,也有褐色和浅绿色。平行柱面解理完全。

◎十字石:晶体呈短柱状,横断面为菱形。常见穿插双晶(十字形双晶或X形双晶)。黄褐、红褐至暗褐色。新鲜时为玻璃光泽,蚀变后呈暗淡光泽至土状光泽。硬度7。

◎绿柱石:晶体常发育成完整的六方柱状,柱面上常有纵纹。颜色通常为淡蓝绿或浅黄、黄绿等色。玻璃光泽。平行板面解理不完全。硬度7.5~8。在花岗伟晶岩中绿柱石常呈粗大晶体产出。

◎电气石:晶体呈柱状,柱面上常有纵纹。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集合体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颜色多样,有黑、褐、浅蓝、玫瑰等。无解理,有{0001}裂理。硬度7~7.5。

◎普通辉石:晶体呈短柱状,横切面呈八边形。绿黑色或黑色。平行柱面解理中等至完全,两组解理夹角分别为87°和93°。普通辉石易蚀变成绿泥石、纤闪石、绿帘石等。

◎透辉石: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灰白色、浅绿色至灰绿色。平行柱面解理中等至完全,解理夹角87°。产于矽卡岩中时与石榴子石、阳起石共生。

◎硅灰石:晶体呈板状、针状,集合体通常呈纤维状、放射状或块状。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纤维状集合体为丝绢光泽。一组平行板面解理完全,一组平行板面解理中等,二者夹角84 °。常与石榴子石、透闪石、符山石等矿物共生。

◎普通角闪石:晶体呈较长的柱状,横切面呈假六边形或菱形。颜色浅绿、深绿至黑绿色。玻璃光泽。解理平行柱面完全。解理夹角56 °和124 °。硬度5~6。

◎透闪石:晶体呈柱状或针状。集合体呈放射状、柱状、纤维状。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放射状、纤维状常呈丝绢光泽。解理平行柱面完全,解理夹角56°。

◎阳起石:晶体呈柱状,常呈放射状集合体形态。颜色呈深浅不同的绿色至墨绿色。玻璃光泽,放射状、纤维状常呈丝绢光泽。解理平行柱面解理完全,解理交角56°。

三、实验报告及作业

描述下列矿物的形态、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共生组合等特征:

橄榄石、石榴子石、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十字石、绿柱石、电气石、绿帘石、普通辉石、透辉石、普通角闪石、透闪石。

四、思考题

(1)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晶体的横截面有什么不同?

(2)电气石晶面纹与石英晶面纹有什么不同?

(3)红柱石、绿柱石、蓝晶石这三种矿物各有哪些重要的鉴定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