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离厦门海沧区最近的地方?

如题所述

浦头村!
1小时40分钟64.7公里
漳州
海沧区浦头村
浦者,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也。看来,浦头镇之地名与江河有关。如果你也这么想,恭喜你,你想对了!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据说,古时长江下游入海口,除了长江干道外,尚有两条支流,一是现在上海的黄浦江,一是我们江都浦头镇的白浦江。白浦江当时是长江北岸江流归海的一条大河。当地老人说,他们爷爷小时候就听过前辈老人讲过白浦江的故事,还在前辈老人的带领下,去辩认过那古老依稀的白浦江的河床走向,当时尚有一鳞半爪的残迹,在以后的时代,特别是土方整化后就荡然无存了。现在仅存下白浦江边的一个小小码头,一直保留至今,这就是今天的浦头。浦头者白浦江之码头也。

浦头至今还有一个叫麻布桥的地方,位于现承仪村万庄界内。据传这是以桥命名的,而这座桥就是当年架在白浦江上一座桥梁,为两岸人民的生产、作息、不定期信提供便利条件。它像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一样,在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后,早退居林下安度晚年了。提起麻布桥还有一段美好动人的故事。当时白浦江两岸人为江所隔,交通很不方便,大家早想造桥,无奈经费无着。这事被北岸村子里一位姓范的寡妇知道。范氏丧夫后专靠绩麻纺纱织布为生。她纺的麻纱又细又匀,织出来的夏布光洁漂亮。村里人看她为人心善,手艺又好,都愿意请她纺纱只布,所以生意兴隆,一年下来自给有余。当她听说造桥经费有困难,就主动将家里积余的六丈二尺夏布献出来造桥。此举大大感动了乡邻。在她的影响下,家家户户纷纷出钱出力,聚沙成塔,很快将这座桥造好了。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勤劳善良寡妇的感激,就把这座桥称为麻布桥,并把村子改名为麻布桥。但今天这座桥名字已经改了,叫万庄桥了;2009年重修了下。

浦头镇还有一条河,龙儿河。龙儿河九曲十八弯,绵延 27公里,浦头的百姓皆称之为浦头的母亲河。它旧名龙儿港,或名龙耳河。其北起泰州界,入江都境,环塘头,出口入运盐河……经佴家巷、于家坟、潘家桥、吉家庄,曲折潆洄,环浦头萧家桥四面,南入泰兴界……它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附近有一座比丘尼庵。有一天,一个小尼姑来到庵旁的水塘边洗衣服,拾到了一只白生生的鸡蛋,回去偷吃了。不想,春去秋来,小尼姑居然因此而怀孕了,后来产下了一条蛇。老尼姑慌忙端起盆,把蛇倒进了水塘里。小尼姑则坚信自己产下的是一条龙,于是追到水塘边呼唤:“龙儿,龙儿……”顿时,天空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随之而下,一条青龙猛地浮出水面,向着小尼姑频频叩首,随即掉转身子向着长江的方向游去,小龙所到之处立即水到河成,这就是今天的龙儿河。小尼姑在风雨中仍声声呼唤,于是青龙不住地回头望,这就是龙儿河九曲十八弯的缘由。

白浦江、麻布桥、龙儿河的传说都已久远,久远得不可考。但我们还是可以溯流而上,瞧一瞧浦头镇历史的片段辉煌。

浦头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12年建浦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建镇。2000年,撤销高汉乡并入浦头镇。

原高汉,1956年建乡,1958年并入昌松公社,1962年析置高汉公社,1983年改乡。高登龙撰文讲过高汉地名的来历。汉朝时,扬子江下游一带,从镇江焦山向东就是大海。当时高汉庄还是海滩,港汊交错,杂草丛生,远远看去是一片芦苇茂盛的大草荡。王莽年间有一姓李的游民到此砍柴开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于在此定居下来,繁衍后代,逐渐形成村落。后来又来了姓徐的、姓蒋的、姓常的,李、徐、蒋、常四姓在高汉庄占多数。有了庄子,就要有个名字,叫什么庄名好呢?一时决定不下。有一年,李氏门中有一位族人在京城做大官,此人就是东汉桓帝朝代有名的司隶校尉李膺。他为人忠直,施政有方,不畏权势,威信很高,敢与宦官作斗争。读书人称他是“天下模范”。当时凡是被李膺看中收为门下的叫“登龙门”,好像中了状元一样,声誉立即提高。而西汉时有个李广,善骑射,武帝时镇守边关,人称“飞将军”,曾把石头当成老虎,竟把箭射入石中。于是李氏族人便想借李膺和李广来抬高身份,写了一付对联贴在门上:“登龙身价高东汉;射虎人才继北平”,就用联中的“高汉”两字作为庄名。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江都政区图)

清康雍乾时期,浦头是四海之内习武者的“埠头”。长江支流北固江流经此地,江湖人扯帆南行,习惯在此打尖,不单单为了这里商贾云集,物丰色炫,而是因为此间有着良好的习武氛围。彼时,曾出过“一府三侍卫”、“三代七进士(武进士)”,集镇老街至今保留着雍容华贵的侍卫府和古韵古香的进士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这就跟我的本家张家有关了,而张家最有名的当属张联桂了。

浦头的《张氏族谱》(始修于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一书以张永六为浦头始祖,张永六的11世孙即张联桂。再向前推,则可翻到张家的老祖宗为:黄帝时代的少昊青阳氏第五子的儿子挥。算起来张联桂可为张挥的第160世孙矣。据《张氏族谱》记载,浦头张姓一支是在元末明初避兵之乱,从镇江果子巷迁徙到扬州东乡浦头的。

张联桂的高祖父张发生(1703-1779年)、曾祖父张珽(1750-1814年)都曾做过清廷御前侍卫(即可在皇帝面前带刀的侍卫),其浦头故居“侍卫府”名称即由此而来。张联桂的祖父叫张攀旭(1776-1839年),担任过营千总;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于1998年出版的、今人顾一平编作的《扬州名医录》一书中记载有“张攀旭”的条目。父亲叫张薰(1807-1873年),光绪十年(1884)《江都县续志·列传》有“张薰”条目;《张氏族谱》记载:“张薰,字伯亭,例授儒林郎,候选布政使司理问。”

张联桂本人呢,字丹叔,一字弢叔,1838年出生。其5岁时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随其父张薰迁至江都县城即扬州城厢的南河下街西首定居。(今扬州还有张联桂故居,原在木香巷,后迁至左卫街,皮市街头的老屋是他晚年起居之所)19岁时即咸丰六年(1856)考入县学,为庠生,即秀才。后在广西六任县官、州官,在广东二任知府和粮道,深得清迁大臣彭玉麟和张之洞的器生,逐步升迁按察使、布政使到广西巡抚。张联桂的一生,把清朝的地方主官(正印)除了总督外一级不拉地做了个遍。最后能做到清廷的封疆大吏,其经历也算得上传奇了。

广西地处边疆,当时为外国殖民主义者所觊觎。中法战争后,两国会勘的广西与越南边界图经过御览,由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派员与法使议立界牌。时任广西封疆大吏的张联桂,仔细查阅法制图约后,发现图约条款中“仅具大略、兼有舛错。”遂派员驰赴瘴疠之地,披立荆棘之中,实地勘察后,掌握了丹桂山金龙洞等地第一手资料,在与法国代表谈判时,据理力争,终使《中法桂越条约》在广西龙州签订,为祖国挽回了大片国土。从此,金龙洞投入祖国怀抱,丹桂山挺起坚实的胸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一曲保疆卫土的正气歌,着实了不起!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龙川广场石碑浮雕张联桂像底稿)

(江都文化馆周伐耕设计于2000年)

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等人和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张联桂至少两次上书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力主与日本作持久之战。但不为清廷采纳,遂忧心忡忡,触发肝疾,辞职返归故里。皇帝鉴其诚,允准了他的请求。虽在家养病,仍关心国事,在以诗书自娱中还不时流露出爱国之情。从当时他所作的“闻道蛮天烽火红,有人血战耻和戎”;“书生自愧奋空拳,感事忧时夜不眠”的诗句中可见一斑。据《孟河费氏医案》记载:“广西巡抚张丹叔胸腹作痛,饮食不进,将成噎膈。”延请费绳甫先生医治,“大约收功在指顾间耳,乃偶因动怒,腹痛又作,饮食顿减,从此变端百出,以致不起,甚可惜也”。张联桂自知不起,具遗疏:“惓惓以育才、练兵、制币、兴商为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丁亥卒于里第,享年60岁。

浦头镇生态文化广场,矗立着一尊伟岸的人物雕塑。只见他着长袍马褂,手拿书卷,目光炯炯,正气凛然,风度翩翩:赫赫有名的清代爱国名臣、浦头人氏张联桂是也!这真是:一代名臣张巡抚,百世流芳美名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