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布里德的“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是诡辩错误的,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

为什么欧布里德的“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是诡辩错误的,而“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
政治必修4,无法理解。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说: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条了。
那么人就不会变化吗?彼时的我为什么仍然是此时的我?求解。。。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他揭示了物质都是在运动的。河流在不停地的流动,不同时刻你踩到的河流就不同。但是赫拉克利特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你虽然在不同时刻踩到的河流不同,河流在不停运动,但是不管它怎样流动,它在某个特定过程内他始终是河流,不会变成其它东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但是欧布里德就不同了,课本上也说了他的故事,他向朋友借钱,始终不还,朋友向他讨债,他就说“一切皆在变,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讨债,就向彼时的我去要吧”
这就是诡辩,很简单,过去的欧布里德和现在的欧布里德的确是有区别的,的确发生了变化,但是你不管怎么变,你还是欧布里德啊,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人啊。
所以赫拉克利特与欧布里德有相似之处就是他们都承认物质的运动
但是欧布里德没有认识到,无论他怎么变,他还是欧布里德。赫拉克利特就认识到河流虽然在流动,但它还是河流。(欧布里德否认了物质的相对静止,赫拉克利特肯定了物质的相对静止。)

我觉得我解释得够清楚了,还没理解用百度HI给我发消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1
诡辩就是把一些合乎道理的理论扩大化和绝对化,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对的,“一次也不能”就是错的,这就是夸大化了时间。相反,“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换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中,就是说第一次我踏的是河,第二次我踏的就是石头或什么其他东西。这明显就是诡辩了。
诡辩一般把他的程度降低就可以变成对的了,“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换成“彼时的我不等同此时的我”这就是对的了,但是说这个“我”的本质都发生了改变就是诡辩了。河在流动而本质是没有改变的。本质也是可以改变的,按马克思的说法,要有量变到质变吧,要有个过程,不是随时突然变化的,“彼时的我不等同此时的我”这句话没有提到条件,时间,应该是说随时变化,一秒前和一秒后的你就本质上不同了,这就和“踏河”那两句话的情况不是一样吗?
其实诡辩我认为严格说无所谓对错,太离谱了,自然对实践没什么指导作用,但还貌似有点道理就是诡辩呗,它肯定是有点道理的,只是当格言或真理的话就过头了,使接受者变得悲观起来,不太好,所以一般都会抵触它。但是要是在精神领域理解了他,诡辩论一般很有玩味的,所以说它的人,接受并体会它的人都是些文人。今天刚看到汉学家 顾彬的一句话“理解就是误解”,这也是一句典型的诡辩,但就文学而言,这没什么,只换一种不同角度的理解世界而已,像《死亡诗社》里说的,换一种角度,世界会很精彩。
第2个回答  2010-10-01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知道。语言有语境,语境不同,意思也就可以完全不同。欧布里德到底想表现什么,希望楼主自己去查一下,个人在网上没查到相关内容,不好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