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特征

如题所述

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特征如下:

1、上游河段。黄河上游河段位于黄河的上游,起点是青海的巴颜喀拉山,终点是四川省的攀枝花市。这个河段河流比较窄,流速较快,河谷深切,河道比较稳定,水量较少。由于高原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个河段的水量季节性变化较大,冬春季节流量较小,夏秋季节流量较大。

2、中游河段。黄河中游河段位于黄河的中游,起点是四川省的攀枝花市,终点是河南省的三门峡市。这个河段河流比较宽阔,流速较缓,河谷地貌以黄土高原和峡谷为主。由于黄土高原的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这个河段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较高,河道变化较快。

3、下游河段。黄河下游河段位于黄河的下游,起点是河南省的三门峡市,终点是山东省的东营市。这个河段河流比较宽阔,流速较缓,河谷地貌以平原和黄河三角洲为主。由于河水的流速较慢,含沙量较高,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形成了广阔的黄泛区。同时,由于人为因素的作用,这个河段的河道也经常发生变化,黄河的入海口也经常移动。

黄河的地理特征:

1、流域地貌。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黄河流域西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

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2、水文特征。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天然年平均流量是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黄河的年径流量主要由雨水补给,但也有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的水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0%以上。黄河干流上游部分河段还存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黄河的上游部分还接受地下水和泉水补给。黄河的最大洪水多来自中游地区,其次是上游部分河段。

3、水少沙多。黄河是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夹带约十六亿吨的泥沙,其中流入海洋的泥沙量约十二亿吨,剩下四亿吨便积滞在黄河的下游。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量占全球陆地每年输出泥沙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五,因为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所以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4、洪水灾害频繁。由于黄河下游地势平坦,且属于地上悬河,所以河水很容易决堤形成洪水。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发生大洪水,特别是明、清两代,由于黄河治理不善和管理不力,造成多次黄河大决口,对黄淮海平原造成了严重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河进行了有效治理和保护,大大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