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语法

高中文言文按照高考标准主要分为常见句式和特殊句式
常见句式分为:判断句和被动句
特殊句式分为省略句和倒装句
但这些句子具体有什么样的分类?比如说倒装句分为什么状语后置啊宾语后置什么的

具体我搞不清楚 请高人能告诉我具体分类,并举例解释一下
结合一下安徽高考情况来说 举一些人教版必修1、2、3、4、5上必背古文的例子

万分感谢了!!!可追加分的!!最好请在19日前告诉我
话说我还没学到逍遥游 而且逍遥游也不在高考必背范围内 有没有归去来兮辞里的例子呢??

我正在学归去来兮辞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者也)

栗者,民之所种。(……者,……)

虢,虞之表也。(……,……也)

忠义者圣贤家法。(……者……)

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即"、"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审谛之,顿非前物。

2.被动句: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

3.宾语前置:

文言文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哀南夷之莫余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莫我知也乎?

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余马首是瞻。

惟你是问。

⑷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是以后世无传矣。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女夕以死。

夜以继日

4.成分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赵括)尝与其父言兵事,(赵)奢不能难(之),然不谓(之)善。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⑷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⑸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5.几种习惯的固定句式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17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基本句型。要注意的是特殊句:

省略句: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特殊句式,基本上三句就有一句是。省略有很多类型,比如省主语啊,介词啊,要靠你自己慢慢积累。给你两个例子,“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判断句:判断句很好认,一般来说会出现判断词,典型的判断词是“者。。。也。。。”例子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倒装句:倒装也有很多种类型啊。直接给你例子,后面是现代语序,
1.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一食或尽一石粟。
3.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被动句:被动句比较简单,一般就“见。。。于。。。”或者见,为。。。所。。。或者为。
臣诚恐见欺于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至于取独,楼上说的不错,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是“之”,这种时候,之,一般看似可以翻译成“的”,但是其实不是,是取独。全称其实叫: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就是说用在主语谓语之间。例子有很多,《逍遥游》里面就有很多:“夫风之积也不厚”之类的。。。自己去找找吧。
第2个回答  2010-10-02
(一) 判断句:

一般来说都是一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主语后面没有“者”的,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生,亦我所欲也

C:谓语后面连用“者”一“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传)

D: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的
例: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羽(项羽本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且相如素贱人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归去来兮}

E: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判断
例:其人勇士

(二)被动句

(归去来兮里的:(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

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

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
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
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
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
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
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
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
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
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
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
(《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
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
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
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归去来兮里的所有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参考资料:baidu

第3个回答  2010-09-17
(一) 判断句:

一般来说都是一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主语后面没有“者”的,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生,亦我所欲也

C:谓语后面连用“者”一“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是必射雕者也(李将军传)

D: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的
例: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梁父即楚将项羽(项羽本记)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且相如素贱人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归去来兮}

E: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判断
例:其人勇士

(二)被动句

(归去来兮里的:(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

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

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

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
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
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
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
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
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
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
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
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
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
(《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
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
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
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归去来兮里的所有句式:

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