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伟大事迹

如题所述

鲁迅的伟大事迹: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

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扩展资料:

少年鲁迅不仅聪明勤奋,而且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在三味书屋上学后不久,鲁迅的爷爷在一场科举考试中因替亲友行贿,触犯了法律,被逮捕入狱。鲁迅的父亲因为着急上火,不久就得了一场重病,躺在了床上。

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就和母亲一起担起了探视爷爷、照顾父亲和弟弟的重担。他每天要去接医生,经常到药铺抓药。

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经常拿着母亲给他的东西送到当铺里、换了钱给父亲治病抓药。每天他都往返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这一天,当他忙妥家里的事儿,赶到三味书屋时,老师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鲁迅非常为难,他既怕老师生气,又怕耽误课程,犹豫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

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是满脸的不高兴,他停下正讲的课,问道:你怎么才到呢,鲁迅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道: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就来晚了。

无论什么理由,作为学生,迟到都是不妥的。今后应以此为训,你坐下吧。老先生严厉地说。鲁迅坐下后,没有埋怨老师的批评。

他想先生批评得对,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不能原谅自己,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

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鲁迅就在三味书屋自己书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以早字来告诫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迟到,要勤奋,要遵守私塾的纪律。

从此以后,鲁迅起得比从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背起书包,匆匆地向三味书屋走去,没有再迟到一次。

鲁迅就是凭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这件事,鲁迅始终没有忘记。许多年以后,他还告诉身边的亲人,要记住这个早字。

直到今天,在绍兴三味书屋纪念馆里,还摆着鲁迅当年用过的那张书桌,桌上那个刀刻的早字,还依稀可辨,它向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讲述着少年鲁迅的这段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
  表大量的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中像横尸走肉般的中国人,因此鲁迅对我们的影响的非常巨
  大的。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 进一步的深入和
  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
  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
  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
  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
  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
  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
  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
  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
  ,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
  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
  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
  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
  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
  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
  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
  ,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
  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
  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
  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
  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
  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
  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
  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
  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
  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
  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
  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
  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
  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
  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
  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
  “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要“立人“,就要进行思
  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
  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
  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
  去蔽。
  鲁迅的三大精神:(1)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2)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3)鲁迅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是觉得不全面,还可以上这个网站去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3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
表大量的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中像横尸走肉般的中国人,因此鲁迅对我们的影响的非常巨
大的。

鲁迅在“五四”时代所执著的启蒙意识、忧患意识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 进一步的深入和
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
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
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思想“和“文学“都有
专名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
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
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
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
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
,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
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
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
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
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叛“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的意义,是独特的精神和语言
存在。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建筑师。他的思想与文学、思想家和文学
家的鲁迅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
,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深切”、格式“特别“的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的革命的原型的意
义。他关注人的思想的觉醒和社会、民族的解放,大胆实践和推动中国文学的意义和文体形式
变革,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反思、批判中国历史的“非人道“现象和传统文化的惰性力量,提
倡思想的“立人“和“致人性于全“主张,认为思想启蒙和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
凡事举“,人是社会的主体,是文化的根本,“尊个性而张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敏,任个
性而排众数“(《文化偏至论》)才是社会变革的当务之急。“立人“即要实现人的意识觉醒
相精神的独立,释放人的生命能量,怀疑和反叛一切制约人的生命和思想的意识观念和社会制
度。人是社会的目的,而不是社会的工具,一切文化和文明都是人所创造而有益于人的生存和
发展的,如果背离这一点,多么高深的文明和高级的社会形式都有不合理性,都值得怀疑和改
造。西方社会的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和现代主义思想给了鲁迅以启示,只不过它们是以反叛神
权和宗教,建立世俗社会和人的思想为目标。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套以“官本位“和“礼“文化
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人要么是“官“的奴隶,要么是“礼“和“理“的物化对象,没
有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所以,现代思想启蒙就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
值为目标。鲁迅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着,他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
漓的鲜血“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大厦,把“先行着“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体验提升到生命存在的价值高度,为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品格


鲁迅的文学是精神的“反抗”与生命“挣扎“的文学,是为了争取做人的资格:生存、
温饱和发展的“反叛“,对生命体验的“彷徨”、“孤独“和“绝望“的“挣扎“。它所显示
出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彻底性、生命体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鲁迅思想和文学的魅力所在,
也是区别他人具其独特价值的地方。他在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造国民性“主题和“绝望的抗战
“体验也是2O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最有价值深度的母题之一。要“立人“,就要进行思
想的启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会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戏和“
被吃者“的人性弱点。鲁迅对传统思想和礼教制度,从汉语表达的方式到伦理道德的面具,从
人的潜意识到社会制度都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对沉默的国民灵魂也进行了真实的
去蔽。
鲁迅的三大精神:(1)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2)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3)鲁迅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3个回答  2020-11-01
一生与笔并肩作战。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第4个回答  2020-02-03
弃医从文是他最重要的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