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如题所述

道路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如下:
1、保护现场和人员安全,在发生道路事故后,首先需要确保现场的安全,尽量将车辆移至安全地点,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同时,应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和救援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联系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尽快联系当地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并提供准确的事故信息,如事故地点、时间、参与方信息等;
3、 获取证据和证人,尽量收集事故现场的证据,如照片、视频、事故笔录等。同时,获取可能的证人联系信息,以备后续调查和处理使用;
4、填写事故报告,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在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参与方需要填写事故报告或交通事故认定书,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5、 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在事故发生后,参与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协商解决可以通过交换保险信息、协商赔偿等方式进行。报案处理则是将事故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6、 保险理赔和法律程序,如果涉及保险索赔,参与方需要及时联系自己的保险公司,并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文件。如果涉及法律程序,可能需要寻求法律咨询并按照当地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4、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6、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7、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综上所述,道路事故处理程序的一般规定包括保护现场和人员安全、联系交通警察或相关部门、获取证据和证人、填写事故报告、协商解决或报案处理、保险理赔和法律程序等。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