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谢幕 Jeep在中国还能走多远?

如题所述


易车原创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10月31日,一则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消息空降热搜,国产Jeep再一次退出中国舞台。


Jeep在中国的故事并未完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实地探店:Jeep现状如何?

在正式官宣进入破产的第二天,笔者走进了位于广州的某家广汽菲克4S店。放眼偌大的展厅,牧马人成为全场唯一的商品,销售顾问也寥寥无几。


其中一位销售顾问表现佛系地向我回应:“现在店里就只有牧马人在卖了,今年开始陆续没有卖国产车。”



相隔不到30公里的另一家4S店仍在积极营业,双11促销如火如荼,似乎未受负面消息影响。


国产车方面,仅剩一台指南者试驾车在售,大约优惠2-3万元左右。


至于进口车方面,则有牧马人大切诺基角斗士在售。其中,作为主销车型的大切诺基优惠最高达到2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花30多万就能买到一台V6的纯进口中大型SUV。


类似的割肉大甩卖在国内比比皆是。



虽然是清库存大甩卖,但消费者对售后维修无需太过担忧。据销售介绍,他们未来还会继续开展进口车业务和售后服务,车主可以继续在此完成售后服务。


只是国产所带来的高光时刻已不复存在。彼时,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大指挥官大切诺基等数款进口与国产车型同场售卖。


全国整年销量最高可达20万多辆,“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广告语人尽皆知。



如今,让广汽菲克高调重回大众视线的却是一纸破产申请。这样的结局对双方而言,除了惋惜之外,更多是释然。


今年初,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宣告想将广汽菲克的合资股比提升至75%,随即广汽集团隔空否认,为本来就在苟延残喘的广汽菲克埋下破裂的导火线。


自此,广汽菲克几乎处于停产状态,2月产量35辆,3月、5月产销均为1辆,4月、6月产销均为0。位于广州的工厂已被广汽埃安接手,改造成埃安第二工厂;剩下的长沙工厂传闻也将被比亚迪或零跑接盘。



伴随低迷产销数据而来的还有债台高筑,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汽菲克资产总额为76.57亿元,负债总额为81.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7%。


7月18日,Stellantis再次发通告,称鉴于广汽菲克的现状,正与广汽协商解散广汽菲克的合资工厂,Jeep将会采用轻资产的方式,继续在中国发展。



如其相互纠缠,不如分手各自安好,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广汽集团丢掉了“烫手山芋”,Jeep则自立门户,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只是中国汽车格局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Jeep作为孤勇者又能否在中国东山再起?


留给Jeep的空间愈发狭窄

时间回到1983年,北京汽车Jeep当时所属的AMC(美国汽车公司)签署了“北京吉普”的经营合同,成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整车企业。


这是Jeep在中国的第一次机遇,恰逢中国汽车萌芽的时期。大切诺基率先以CKD组装下线,在当时只有上海红旗牌以及苏联汽车的中国迅速走红,早早打开了品牌认知。


后来克莱斯勒被戴姆勒-奔驰合并,2002年北京吉普的合资主体变成北京奔驰,结束了第一次国产的历史。



再到2014年,克莱斯勒菲亚特集团收购。次年,广汽菲亚特顺势将引入Jeep品牌国产化,并且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


Jeep的这一次机遇上了中国SUV的黄金发展周期。首款国产车型自由光售价相比起进口版下降40%左右,大大拉近了与国民的距离,上市不到一年销量就突破1万台。


2016年,广汽菲克Jeep品牌全年的累计销量突破12万;2017年,全年销量再攀上一个新台阶,达到20万辆。



但风光不过三年,2018年,Jeep品牌因出现“烧机油”问题被“央视315晚会”点名,随后一直走急坡路。2018-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分别为12.52万辆、7.39万辆、4.05万辆、2.01万辆。



Jeep的成与败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缘由,成在于抓住历史机遇,通过国产拉下身段获得红利。败在于产品更新缓慢,叠加质量危机,跟不上时代列车的快节奏。


这不禁会让人对Jeep的未来产生疑惑,当进口后价格优势丧失,品牌形象需要重塑,难道靠越野情怀贩卖信仰?还是靠现在的降价打折换销量?


显然,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这两年,自主品牌纷纷挖掘越野车市场,坦克出圈初尝网红滋味,东风猛士、<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bydauto/" title="比亚迪" data-keyType="MasterBrand" data-id="15" target="_b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