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教育

如题所述

劳动教育解释如下:

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教育内外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下,各方面对劳动的育人价值已形成一定的共识,学生、教师、家长积极支持劳动教育的氛围正在形成。

所谓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劳动”为载体的教育,其核心要旨始终应关注劳动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以及由互动生成的劳动价值与教育价值。劳动教育的内容也不仅包括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劳动的过程体验、创新劳动的方式方法,更包括劳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复杂性的教育形态,不能走“课上听劳动、课下看劳动、网上玩劳动”的老路,而应紧紧围绕劳动教育的师生共育的“双主体性”,即充分尊重大中小学学生的劳动需求与愿望。

也注重发挥教师、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劳动指导主体性,在真实性劳动教育情景中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互育”课,进而实现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丰富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构建整体融通式的系统创新思维和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

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以及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同时它是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等方式来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重点不仅要教会学生具体的生产技术,更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