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分段概括段意

如题所述

金色的鱼钩分段概括段意如下: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

两袋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

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4自然段):

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课文内容介绍以及人物原型说明:

一、课文内容介绍

《金色的鱼钩》是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为杨旭(一说陆定一),该篇文章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二、人物原型

1935年11月,红二方面军解放了黔西县城,王玉清参加红军。过草地时,王玉清想到一个办法,部队发给战士们整理内务缝补衣物的缝衣针,烧弯了做成鱼钩,没多久就钓到两条半斤重的鱼。再找来枯枝,升起火,用脸盆煮起鱼汤来。

鱼香把同志们吸引过来,每人都分到了一碗鱼汤。后来,战友们也学着王玉清的办法钓到了鱼。解放后,老红军王玉清把珍藏多年,已经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送到了军博,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军博看到的那枚金色的鱼钩,也就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