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有时产生嫉妒原因是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和他们相差无几,但又处处不如他们,或者是自认为处处不如他们,而产生的不平衡感;有时产生崇拜原因是自认为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太多,自己渴望拥有进而产生崇拜。
一、不平衡感产生负面的嫉妒
嫉妒通常指当一个人感觉自己的地位、资源或者成就被别人超越或威胁时产生的情绪。这可能是对于别人的成功、财富、关系或某种特质的羡慕,而感觉自己不如对方。嫉妒可能会导致负面的情绪,比如愤怒、恼怒或沮丧,并且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自尊心。当我们发现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是太多或者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是我们自认为的那样多,我们就会产生不平衡感,这时我们就会嫉妒。
比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与庞涓,他们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去往魏国,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心生妒忌,就暗地里派人把孙膑召到魏国,借用法律之名砍断了孙膑的两脚,还在脸上刺字。《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与周瑜,周瑜自认为自己能力与诸葛亮相差无几,但各个方面又被他碾压,最后临死时悲愤地喊出了"既生瑜,何生亮",令后人认为他气量狭小。在明朝时,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争斗却是从朱元璋一开始纳贤良就开始了,李善长那种嫉妒的想要杀人的眼神,从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刘伯温,直到刘伯温去世。
二、差距很大或内心认同产生崇拜
崇拜就是尊敬佩服某个人所在的高度,或者你期望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所产生的心理。是指欣赏和渴望别人拥有的东西,可能是对其地位、才能、财富或者成功的认同和喜欢,这种人往往在某方面优秀到自己望尘莫及的层面,与嫉妒不同,适度崇拜通常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向上心态,让人们更加努力,以追求类似的成就或拥有类似的品质。
就像司马相如崇拜战国时期的一位牛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事件的主人翁——蔺相如。我们都知道蔺相如运筹帷幄,尤其是口才了得,能言善辩。这让身患口吃的司马长卿羡慕不已,最终更名司马相如。希望自己能像蔺相如那样建功立业,能言善辩。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赋圣”。曹植的狂热粉丝谢灵运,《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这便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源。
当我们感到嫉妒时,我们可以反思这种情感的原因,寻找自己内心的不满或欠缺,并努力改进;当我们感到崇拜时,可以将其作为激励的动力,以积极的方式去学习和成长,让自己更加接近我们羡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