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为什么有时产生嫉妒,有时产生崇拜?

如题所述

同样是别人比自己强,有时产生嫉妒原因是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和他们相差无几,但又处处不如他们,或者是自认为处处不如他们,而产生的不平衡感;有时产生崇拜原因是自认为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太多,自己渴望拥有进而产生崇拜。

一、不平衡感产生负面的嫉妒
嫉妒通常指当一个人感觉自己的地位、资源或者成就被别人超越或威胁时产生的情绪。这可能是对于别人的成功、财富、关系或某种特质的羡慕,而感觉自己不如对方。嫉妒可能会导致负面的情绪,比如愤怒、恼怒或沮丧,并且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自尊心。当我们发现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是太多或者我们比别人强的地方不是我们自认为的那样多,我们就会产生不平衡感,这时我们就会嫉妒。

比如,战国时期的孙膑与庞涓,他们一起学兵法,后来庞涓去往魏国,被魏惠王封为将军。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膑,心生妒忌,就暗地里派人把孙膑召到魏国,借用法律之名砍断了孙膑的两脚,还在脸上刺字。《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与周瑜,周瑜自认为自己能力与诸葛亮相差无几,但各个方面又被他碾压,最后临死时悲愤地喊出了"既生瑜,何生亮",令后人认为他气量狭小。在明朝时,李善长和刘伯温之间的争斗却是从朱元璋一开始纳贤良就开始了,李善长那种嫉妒的想要杀人的眼神,从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刘伯温,直到刘伯温去世。

二、差距很大或内心认同产生崇拜
崇拜就是尊敬佩服某个人所在的高度,或者你期望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所产生的心理。是指欣赏和渴望别人拥有的东西,可能是对其地位、才能、财富或者成功的认同和喜欢,这种人往往在某方面优秀到自己望尘莫及的层面,与嫉妒不同,适度崇拜通常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向上心态,让人们更加努力,以追求类似的成就或拥有类似的品质。

就像司马相如崇拜战国时期的一位牛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事件的主人翁——蔺相如。我们都知道蔺相如运筹帷幄,尤其是口才了得,能言善辩。这让身患口吃的司马长卿羡慕不已,最终更名司马相如。希望自己能像蔺相如那样建功立业,能言善辩。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赋圣”。曹植的狂热粉丝谢灵运,《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这便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源。

当我们感到嫉妒时,我们可以反思这种情感的原因,寻找自己内心的不满或欠缺,并努力改进;当我们感到崇拜时,可以将其作为激励的动力,以积极的方式去学习和成长,让自己更加接近我们羡慕的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6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嫉妒或者崇拜的感觉产生前提就是要进行比较。同样的比较结果(对方比我强),个体却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人嫉妒,有的人羡慕),这与人们的自我概念息息相关,比较结果只不过是个诱因罢了。
根据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我们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认知上自己不如别人的这样一种状态,不利于个体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比如,一个自认为智商超群的人,面对难题无法解决,这个事实对自我概念不一定构成影响。但是看到周围人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他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
我想说的是,比较结果有好有坏,自我概念如果本身就包括了一些相对化的特质,比如,智商超群,才貌出众,对自己的认识建立在与别人对比的基础之上,这个时候,糟糕的比较结果就会威胁到自我概念,心理学上把这个叫做自我威胁。人是社会化的,我们的自我概念往往包含了这些相对化的特质,换而言之,人们的自我都有受到威胁的时候。
面对这些自我威胁,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人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比如Steele的自我肯定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比较一般只是一方面或者几方面的比较,人们面对这些方面的自我威胁,会强化自己其他方面的信息,我演技不如黄晓明,可我英语说得比他好,我英语说不过奥巴马,可我长得比他白。诸如此类,还有Wheeler的上行社会比较理论,和Hakmiller的下行社会比较理论,这些理论对高自尊的个体更加适用。值得一提的是,高自尊的群体面对自我威胁的行为差异更大。
对于高自尊的个体,Kernis将其分为两类(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一种是脆弱型高自尊,另一种是安全型高自尊。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自我评价良好。而嫉妒者是属于脆弱型高自尊者,他们本身的自我就包含了过多的相对化特质,他们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就是建立在比较过程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防御自己,曲解贬低自我威胁的信息,攻击性较强,他们想的是把对方拉下来,好让双方看起来平等,甚至不如自己,因为正是这些信息威胁到了自我认知。
那么低自尊者呢?低自尊者他们更多地陷入自己不如别人的自怨自怜,对应的是,容易将对方完美化。
基于此,人们大多出于对嫉妒的厌恶,转而认为崇拜才是合理的。其实不然,如果崇拜对应的是一些低自尊者的心理特征,照样也不值得提倡,崇拜与佩服恐怕是两个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说,崇拜也是一种防御,不是因为承认对方的强大才崇拜,而是崇拜对方才好接受对方的强大。如果用Epstein的认知经验自我理论进行分析,过度的崇拜和嫉妒都是内隐自尊低下外显自尊较高的表现。
此外,对于安全型高自尊者,Kernis认为这是真正的自尊,有着自己的内心标准,愿意正视自己和别人价值,面对某一方面的自我威胁,不容易泛化到整体的价值感,不卑不亢,而脆弱型的更容易发生泛化。有的时候就是这样,高自尊者与高自尊者的差异比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的差异还要大。
第2个回答  2023-04-26
同样的情况下,人们产生崇拜或嫉妒的原因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
1. 自我感受:如果一个人非常自信并且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可能会对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感到崇拜和赞赏。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自尊或身份认同,他可能会对比自己更出色的人感到嫉妒和不安。
2. 体验过程:经过类似的经历后,人们的感受和反应也可能不同。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经历中发现了与比自己更成功的人类似的元素,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共鸣和崇拜。与此相反,如果他感到自己失落、缺乏目标或者没有进展,他可能会感到嫉妒和敌视。
3. 不同的评价:人们对成功的评价可能不同。一些人可能认为财富、权力或名声是成功的标志,而另一些人可能更看重自我实现、健康和人际关系。因此,对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崇拜或嫉妒情绪。
4. 潜在的价值系统:人们对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的理解也可能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决定。一个人如果强调竞争、攀比或者功利主义,那么他可能会产生嫉妒和不满。如果他更强调自我实现、人际关系或社会意义,那么他就可能会产生崇拜和赞美。
总之,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会被影响个人特征、体验过程、评价标准和价值观等多种因素。这就解释了同样的情况下,为什么有时人们产生崇拜,有时产生嫉妒。
第3个回答  2023-04-26
产生妒忌和崇拜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从心理角度来看,妒忌和崇拜可能与个人心理需求和人格特质密切相关。个人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低、充满焦虑或不满足感,可能会导致其产生妒忌心理。这些人常常追求社会认可和表现,因此容易对其他人的成功或优势产生不安。但是,如果个人拥有了高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充满积极情感等特质,可能会更倾向于产生崇拜之感。他们则可能感觉自己也可以达到别人的水平,而其他人的成功则给自己带来了激励和动力。

在生理方面,妒忌和崇拜通常在大脑内分泌的背景下发生变化。当个体妒忌心理高度活跃时,它会激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轴,增强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这些荷尔蒙会影响个体的处境感和积极性,使其表现出更多的拒绝、攻击和疑惑的行为,促进了其保护自己的态度。相对的,当个体产生崇拜感时,这会激发大脑海马、扣带回等区域,使其体内释放出多巴胺和内啡肽等快乐的“化学信使”。这些化学物质会显著改善个体的心情,更愿意与对象联系并为其感到高兴。

总的来说,“妒忌”和“崇拜”都是人类心理和生理相互关联的结果。妒忌往往由不满足个人心理需求和特质引起,而崇拜则可能是积极的内心状态和美好心境的产物。当然,这两种心理当然不一定完全互斥。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学会管理心理和生理反应,发掘自我潜力,保持适度的自我优越感、互助与竞争的平衡,并尽可能为周围人的成功点赞、给予祝福。
第4个回答  2023-04-26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嫉妒或者崇拜的感觉产生前提就是要进行比较。同样的比较结果(对方比我强),个体却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人嫉妒,有的人羡慕),这与人们的自我概念息息相关,比较结果只不过是个诱因罢了。
根据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我们进行社会比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认知上自己不如别人的这样一种状态,不利于个体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比如,一个自认为智商超群的人,面对难题无法解决,这个事实对自我概念不一定构成影响。但是看到周围人都能轻而易举的解决,他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
我想说的是,比较结果有好有坏,自我概念如果本身就包括了一些相对化的特质,比如,智商超群,才貌出众,对自己的认识建立在与别人对比的基础之上,这个时候,糟糕的比较结果就会威胁到自我概念,心理学上把这个叫做自我威胁。人是社会化的,我们的自我概念往往包含了这些相对化的特质,换而言之,人们的自我都有受到威胁的时候。
面对这些自我威胁,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来解释人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比如Steele的自我肯定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比较一般只是一方面或者几方面的比较,人们面对这些方面的自我威胁,会强化自己其他方面的信息,我演技不如黄晓明,可我英语说得比他好,我英语说不过奥巴马,可我长得比他白。诸如此类,还有Wheeler的上行社会比较理论,和Hakmiller的下行社会比较理论,这些理论对高自尊的个体更加适用。值得一提的是,高自尊的群体面对自我威胁的行为差异更大。
对于高自尊的个体,Kernis将其分为两类(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一种是脆弱型高自尊,另一种是安全型高自尊。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自我评价良好。而嫉妒者是属于脆弱型高自尊者,他们本身的自我就包含了过多的相对化特质,他们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就是建立在比较过程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防御自己,曲解贬低自我威胁的信息,攻击性较强,他们想的是把对方拉下来,好让双方看起来平等,甚至不如自己,因为正是这些信息威胁到了自我认知。
那么低自尊者呢?低自尊者他们更多地陷入自己不如别人的自怨自怜,对应的是,容易将对方完美化。
基于此,人们大多出于对嫉妒的厌恶,转而认为崇拜才是合理的。其实不然,如果崇拜对应的是一些低自尊者的心理特征,照样也不值得提倡,崇拜与佩服恐怕是两个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说,崇拜也是一种防御,不是因为承认对方的强大才崇拜,而是崇拜对方才好接受对方的强大。如果用Epstein的认知经验自我理论进行分析,过度的崇拜和嫉妒都是内隐自尊低下外显自尊较高的表现。
此外,对于安全型高自尊者,Kernis认为这是真正的自尊,有着自己的内心标准,愿意正视自己和别人价值,面对某一方面的自我威胁,不容易泛化到整体的价值感,不卑不亢,而脆弱型的更容易发生泛化。有的时候就是这样,高自尊者与高自尊者的差异比高自尊者与低自尊者的差异还要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