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是哪里?

如题所述

这句名言大家都不陌生,小学生都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在图画课调配色彩的时候,老师总会引用到这句话;老师也经常会用这句话激励学生,告诉学生,现在听老师讲知识,会认为老师知识渊博,其实你们好好学习,会学到比老师更多的知识,把老师比作“蓝”,学生们就是“青”,学生的知识来自老师的教育,但往往会比老师的知识更全面。
现在我们常常会说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的原句是杨沫《青春之歌》中写到的这句话,岂不知,这句话的最先出自战国时期的荀子的《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解释:“青”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这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比喻学生有老师教育教导,学生经过学习成长,超越了老师。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社会发展的使然。
然而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对颜色如此深厚的认知,说明了古人的聪明才智不可低估。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印染技术也是在秦汉时期就已经相对成熟和普遍应用。
更有传说是在五万年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植物染色的考证。
这一切让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觉得自愧不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