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肝癌的病因

如题所述

1.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研究表明,HBV与小肝癌有密切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人群HBV感染率与小肝癌地理分布一致。全球范围内的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肝癌多发的地区,发病率一般在30/10万以上,这些地区正好也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数据表明中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儿童普遍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小肝癌发病率也随之下降。所以说小肝癌的形成因素是病毒性肝炎。2.黄曲霉毒素进食黄曲霉毒素,也会引发肝癌。黄曲霉毒素是因谷类和豆类食物在炎热环境下霉变而产生,人通过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黄曲霉毒素污染谷物喂养的动物制品而摄人该毒素。黄曲霉毒素致小肝癌机制可能与影响正常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免疫系统等有关。所以说黄曲霉毒素是小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3.水污染饮水污染一直是小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发现饮水污染与小肝癌密切相关。有调查显示:饮用宅沟水、塘水者其小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饮用深井水者小肝癌死亡率最低。水中的致癌物质,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饮水中的有机致癌物有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氯仿、二溴乙烷、二溴乙烯等。4.过度劳累等相关因素现代人的生活中,由于繁重的工作,上班一族和年轻的人们经常会熬夜,这就导致肝脏正常代谢的紊乱。夜晚10~11点是肝脏进行代谢的主要时间。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的紊乱,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工作,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小肝癌的形成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肝癌是怎么引起的?

  (一)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①肝癌患者血清中惭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②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占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以上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引起注意。我国资料显示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阳性对照组为0~2%,肝癌病例中抗HCV与HBV合并感染者多HCV与肝癌的关系在日本极为重要,在中国还有待证实。肝硬化与肝癌关系亦令人注目:在500例肝癌尸检材料中,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3.6%,肝硬化与肝癌伴发率为49.9%。其中大结性肝硬化占73.3%,显示肝癌与肝硬化关系密切。在合并肝硬化者中56.5%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变,说明肝硬化尚在进行中。以上结果提示惭肝病毒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有密切关系,推测其过程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害,继而发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从而对致癌物质敏感。在多病因参与和阶段的发病过程中,可能有多种基因发生改变即一群原癌基因被激活为癌基因,以及一个或多个抗癌基因失活,其结果引起细胞生长的失控肝细胞,出现持续增殖最后导致癌变。

  (二)黄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发区,尤以南方以玉米为主粮地方,调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而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但与人肝癌的关系迄今尚无直接证据。

  (三)饮水污染
江苏启东饮用沟溏水者肝癌发病率为60~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9/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为3.00。调查发现,沟溏水中有一种兰绿藻产生藻类毒素,可能是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的有关线索。

  (四)遗传因素 在高发区,肝癌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与肝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