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性课程?

如题所述

隐性课程的特点:隐蔽性和影响的间接性和长期性,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和深远的;隐性课程的作用是潜在的,载体是分散的,内容是实践的,效果是持久的。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可追溯到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附带学习”。作为教育学名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其定义: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扩展资料:

潜在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学习结果,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无意的、隐含的和非预期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影响;

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影响,如学校与班级的传统、风气、舆论、仪式、规章制度等;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的影响,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等。

潜在课程概念拓宽了原来的课程定义,打破了原来课程有计划、有目的的界限;潜在课程概念的提出,发现了学生经验的新领域,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经验的指导;潜在课程概念为课程效果中显性课程无法解释的部分提供了新思路;潜在课程概念发展了学校教育的课程类型;

潜在课程概念为构思教育的学校管理者提供了“硬教育”(计划课程)与“软教育”(潜在课程)的战略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以隐性课程建设弥补高职教育短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