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性女生越来越多

如题所述

如今,行走在大街上、穿梭在校园里,经常有看到很多中性气质的女孩儿们。一头清爽的短发,一身简单的运动衫,一双灰不溜秋的球鞋是最基本的男孩式打扮。当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时尚的改良,如烫染头发、挂一些DIY的项链挂件、裤子再多缝些补丁等,就成了现在时尚的中性女郎。中性女生的代表应该是李宇春、周笔畅、李宵云等等明星吧!而中性女孩子的口号应该是:我不崇拜男生,我崇拜我自己!都说十几、二十来岁的少女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可为何会在这花一般的年纪突然变成了假小子呢?是先天基因决定还是后天环境造成呢?这也许很难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看出端倪,也很难从时代背景中去进行调查,可确实就在不知不觉中,中性女孩慢慢增多了,现在“假小子”的绰号不再属于个别女生,而是属于一个群体了。甚至有人早就预言,中性时代已经来了。不管是中性气质,还是女孩子气质,都是女生的性格特征,而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至于是怎么形成的,就不得而知了。整体无法分析,那就从个体来分析吧!我很乐意分析我自己:首先我也是一个女孩子,而且也是短头发,也喜欢穿些运动类型的休闲衣服,觉得那样比较简单、随意。不知道我是否属中性?也许不是吧?那我就按时间顺序把自己给分析一遍吧!  从有意识开始,大人们开始在我面前强调我的个性。比如,这是介绍这是某某某的“女儿”或者“孙女”;比如,称赞我“漂亮、文静”(这是大人们之间的客套话,小时候我可信以为真呢),而不是称赞“英俊、斯文”;长辈们会要求比我年龄小的亲戚朋友们叫我“姐姐”,而不是“哥哥”;而比我年长的哥哥姐姐又会说我是他们的“妹妹”,而不是“弟弟”。如此一系列的女性化称呼不断灌输进我的思想,让我从小就知道我是个女孩,而不是男孩。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斯文,不要像个男孩似的一样到处惹是生非。而男孩,则是一个离我比较遥远的性别,那绝对不可能是我。    等到幼儿园开始接触男孩,发现男生与女生有着“天大”的差别。男生喜欢在地上打滚,玩得一身脏兮兮;而女生则会乖巧地坐在干净的地方;男生喜欢打架,女生喜欢吵架;男生爱笑,女生爱哭;男生打女生,男生会被一群女生炮哄,而女生打男生,则男生会被一群女生笑。而且,女生开始对男生产生无比的崇拜,觉得男生都很厉害,无所畏忌。    很快上小学咯,我的黄金少女时代也来了。也许你会笑,才小学生而已,哪能称得上是什么“少女”?其实我也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不说小学是我的黄金少女时代,以后就更没机会说了。不信,你接着看。我开始拥有了一批爱漂亮的女生伙伴。大家聚在一起,总会讨论头发、衣服和鞋子。现在想想,我们那时最喜欢的季节应该是夏天吧?因为炎热的夏天就可以穿美丽的裙子啊!裙子是多么美的东西啊!穿裙子是女生的权利,我们多么自豪啊!女生都会默默地等待夏天的到来,期待早一天能穿上漂亮的裙子,那样就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炫耀。虽然如此,大部分女生又不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所以总有一些比较大胆的女生敢第一个穿裙子来,或者几个要好的伙伴背地里商量一下,然后在第二天一起穿裙子上学。凉鞋跟裙子是配对的。凉鞋是每个夏季都要买的,所以当第一个穿着最新款的凉鞋来班级时,其余的女生也会陆陆续续跟着买。这就叫时髦吧?接着是头发。我记得我的那个黄金年代,我一整天最关注的就是我的头发。我好不容易留了长发,每天的心思就花在如何编织我的发型啦!不止是头发,还包括我的穿着,还有假项链、假耳环,甚至还偷偷在家里涂口红。这些事情,就足够我忙一整天的了。现在觉得那时是我最快乐也是最平庸的时刻,因为我除了打扮自己,就没做什么重要的事了,考试当然是考得很差的,但幸亏还能及格。    可是当我随年龄的增长,年级也跟着增长时,大家开始攀比学习了。女生们不再把全部心思都花在打扮上了,开始努力学习。大家的学习是跟上去了,可打扮却降下来了,甚至越来越不注重打扮了。当女生读书比男生好时,女生开始自傲了,不再视男生为终极崇拜偶像了;当女生越来越少穿裙子,越来越没淑女气质时,男生也开始越来越没绅士风度了。    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多了很多剪男生发型的女孩子。我们不再认为“漂亮”是重要的,而是“能力”。比如读书学习能力,比如会唱歌会跳舞,比如会朗诵诗歌,比如会运动打球等等。反正总有一项特长是你应该必备的。哪怕你会打扫班级,都比会打扮强。于是,女生们开始低调,我们收起了漂亮的衣服,换上灰白的校服;为了每天能多睡一会儿,于是图省事,剪掉了长发。我们把女生身上多余的美丽取了下来,换上了男生简单清爽的打扮,发现一切是那么新鲜。于是,当一个班级到了完全没有女生穿裙子的年代,女生不再崇拜男生,男生不再宠爱女生,“假小子”们就应运而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