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前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下一句是无五音难正六律。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
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úguījǔbùchéngfāngyuán。形容没有规矩,就不会有规整的方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前一句是“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译文: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注释: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 鲁班,古代著名的巧匠。

扩展资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12

下一句是:无五音难正六律。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无五音难正六律。

意思是:“像从前离娄那样精明的眼睛,公输般那样的巧匠,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

扩展资料

“方圆”不再指方形圆形东西,而指特定事物了。 中国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说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规矩和行为制度。制度是共同遵守的办事的规程和行为准则。

如有些人就不明白,就拿乱占交通要道的事情来说,就是有人不顾交通要道的划分,不守规矩,自行其是,乱闯交通要道,不仅阻碍他人出行,还有可能也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没有交通法则,事情就不会圆满。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前一句是:"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读音:Wú guījǔ bù chéng fāng yuán

    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解释: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行没有规矩,纪律性差,不成体统。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事例:鲁班就发明了圆规量具,有了它后人的建筑学上带来很大的进步。所建亭子要建成亭子座是圆的,而亭子外观是方的,而这些亭子对当今的建筑师来说,是十分容易的事,可2500多年前,要建好这样一座亭子,那是难上加难的,基本上是办不到的事。鲁班受观音大士所托而修建双凤台寺庙,而观音大士是受玉帝圣旨做事,观音大士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建好那座寺庙,她就得受到玉帝的惩罚。鲁班顶着被观音大士的惩罚,整天冥思苦想,依旧没有还方法,建好那些圆底方形的亭子。天上的赤足大仙也为鲁班建亭子的事着急,他很看重鲁班的能工巧匠好学的本领,他有意无意地说:“做什么都要讲良心,都要对得起天和地,更要对得起自己”。

    鲁班听了赤脚大仙这么一说,他的心里忽然一亮,做什么事都要讲良心,其实是暗喻要他量圆的中心距离而建,即如今讲的圆的半径,有了圆的半径的距离长度,就可以建成规矩方圆的房子,也可以说对得起天(天庭)和地(地下的两只凤凰)更要对得起自己,自己的量心和做人的良心。“做人要对得起良心,要对得起自己和别人的良心”。这也许是鲁班在赤水河畔建双凤台寺庙,所留下给赤水和儿女的为人之道。 为人之道做人有了良心和量心。就会有了规矩成得了方圆。 如今双凤台寺庙没有了,只留下鲁班在赤水河畔建寺庙的传说故事,也留下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那是赤水河儿女精神文化中的精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A0%E8%A7%84%E7%9F%A9%E4%B8%8D%E6%88%90%E6%96%B9%E5%9C%86/595335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