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如题所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就业、择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等。

毕业生就业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相比供大于求,待就业人数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新形势、新情况对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讲,既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一些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偏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过低评价自己的意志力。表现在择业过程中,悲观失望,抑郁孤僻,不思进取,不敢参与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青年学生大多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起攀比心理,形成了较高心理期望值,这种攀比心理使得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四处碰壁,迟迟无法签约。

扩展资料:

1、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都应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这样才能在就业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

2、克服盲从心理,增强自信心。坚强的自信是伟人成功的源泉,自信能使平平凡凡的人做出的惊人的事业来,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主择业的意识,要充满信心,主动出击,要相信自己的才能,满怀信心地推销自己,展示自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8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主要来源于毕业人数基数不断增长、就业区域、就业领域单一化三方面。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基数不断增长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对教育的重视与发展。大学教育的普及,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大学生毕业数量一直处于一个递增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的突出。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最大特点就是就业基数大,就业人数增长迅速。目前就业市场的供需能力不足,就业岗位的竞争大,大学生群体的几何式增长与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关系失衡,有太多的大学生无法走上就业,大学生的就业率下降,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不理想。

二、就业区域

根据多项调查分析,总体上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流向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北和中部区域流向比较小,西部区域更少。北方就业区域集中为北京、天津;南方就业区域集中为东南沿海城市。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差距、地域差异非常明显。大中型、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而偏远的西部和农村经济落后,发展机会很少。

三、就业领域单一化

当下我国金融类产业、服务类产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会更多的倾向于会计、贸易、计算机等就业岗位供需较大的行业,而像工科类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心理学、汽车整形技术等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少。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在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也较为单一,也是大学生就业领域扩展窄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政府政策的实行也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颁布了一些有力的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自由创业、自主择业,并对大学生自由创业给予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对于市场方面,就业市场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突出。就业市场信息滞后,人才市场无法高效合理的解决问题,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市场就业信息转换消化率低。

而网络人才市场平台的出现缓解了人才市场的滞后,它建立起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便捷的桥梁,对于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和及时发布就业政策非常有利。但由于网络市场的虚拟性,网络就业市场信息也存在虚假不真实等一系列缺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0
眼界高,不会任何技术,学校知识运用不了入社会当中。
第3个回答  2017-10-10
对外,由于与社会缺乏接触,导致对于行业、职业的认知比较浅
对内,对自己的挖掘不够深,认识不够明晰
又难以将以上二者关联起来,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
所以要经过几年的摔打才能走上向上的职业道路和轨迹
希望可以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10
专业水平不够、能力不够、心态浮躁、对公司或者用人单位没有归属感与使命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