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简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答案

求公共安全管理课作业答案!~
1.简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2.试述我国食品公共安全保障体系。(30分)
3.试述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30分)
4.名词解释:应急管理。(10分)
回答好了,继续悬赏!~~求各位大侠帮帮忙

一、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服务原则

2、依法管理原则

3、公开透明原则

4、管理高效原则

5、勇于负责原则

二、试述我国食品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1、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证条件和检验规范的认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3、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三、试述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

1、承办者具体负责下列安全事项:

(1)、落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和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宣传教育;

(2)、保障临时搭建的设施、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3)、按照负责许可的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对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承办者有权拒绝其进入;

(4)、按照核准的活动场所容纳人员数量、划定的区域发放或者出售门票;

(5)、落实医疗救护、灭火、应急疏散等应急救援措施并组织演练;

(6)、对妨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7)、配备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保安人员以及其他安全工作人员;

2、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妨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

(2)、遵守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接受安全检查,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

(3)、服从安全管理,不得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不得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投掷杂物。

四、名词解释:应急管理

1、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

2、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扩展资料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法律责任

1、承办者擅自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或者擅自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规模的,由公安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未经公安机关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由公安机关予以取缔,对承办者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2、承办者或者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管理者违反本条例规定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治安案件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安全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治安管理处罚,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3、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安全责任人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或者不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对安全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有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有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威胁公共安全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强行带离现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职责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应急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简述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答:公共安全即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破坏公共安全的行为是指故意或过失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服务原则
2)依法管理原则
3)公开透明原则
4)管理高效原则
5)勇于负责原则

2.试述我国食品公共安全保障体系。(30分)
答:1)法律建设是信用体系的外在保障
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通过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可以用国家的意志强制赋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相应的法律地位、确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内各项制度的普遍法律效力、明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作用。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体现诚信原则、确立信用机制的法律法规无论在总体上的还是在食品行业专门领域都偏少,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据有关报道,我国信用体系的首部大法《征信管理条例》已经由草案升格为正式文本,一经国务院批准,即可颁布。①《征信管理条例》的早日颁布可以为相关配套措施的起草创造条件,而随着各项信用法规的陆续出台,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法律地位将有一个牢固的基础。
2)道德约束是信用体系的内在要求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是一对互补关系。道德和法律相比较,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方面要比后者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呼唤人的良知、抨击丑恶现象,以群体的力量指引和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自律。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同样纳入到食品安全征信范围中去。

3)健全的机制是信用体系的内容
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信用信息使用机制、信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企业的申诉机制等均是信用体系应当囊括的内容,而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主要规范信息征集渠道和范围,可以包括主管部门的公告和奖惩记录、有关媒体报道以及被评价对象自己的报告等。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主要有信息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信息保存期限等。信用信息使用机制和发布机制主要规范信息使用和发布的范围、主体以及程序等内容。建立企业申诉机制是为了确保信用的准确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试述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30分)
答:举办大型集体活动管理办法:
1)凡在举办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严格审批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确保大型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
2)大型集体活动是指各系、处、各部门、各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外单位在校园内举办的大型会议、大型文体活动、各类培训班、各种考试等,参加人数在300人以上(外单位人在100人以上)或进校机动车辆20辆以上的活动。
3)举办单位要做好下列工作 1.举办大型集体活动须事先报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将活动方案提前三天报学院保卫处备案,备案时要填写《举办大型集体活动登记表》(包括举办时间、地点、人数、负责人、安全保卫负责人及安全措施)。 2.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举办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及方案的实施,负责人员组织、场内场外秩序、车辆疏导等安全管理措施的逐项落实,确保校园及活动地点有良好的治安秩序。 3.举办单位要根据活动规模配备充足的警备力量,举办单位解决不了的,可邀请学院保卫处协助,学院保卫处解决不了的可聘请公安、交警、保安等部门协助,外请费用由举办单位负责承担。 4.参加活动的人数必须按活动专场容量严格控制,禁止超量发售入场券,禁止临时加座。 5.对妨碍和扰乱秩序的行为,工作人员应予以劝阻、制止。不听劝阻、制止或情节严重恶劣的,报保卫处或公安机关处理。 6.活动结束后,举办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对场内进行认真清理,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火灾或意外事故。
4)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员和观众,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讲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遵守举办单位和活动场所的有关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管理。 2.禁止故意拥挤、吹口哨、起哄、辱骂等扰乱场内外秩序的行为。 3.禁止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 4.禁止倒卖、伪造入场券或使用假、废票入场。
5) 保卫处应做好下列工作 1.对举办单位所提出的保卫措施和方案认真把关审核,并给予安全业务指导,必要时可派人协助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处解决不了的报上级公安机关派人协助(相关费用由举办单位承担),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对安全保卫措施不力、无安全保障的大型活动,保卫处有权提出改变活动计划或责令停止活动。 3.对违反本规定的,学院将视情节轻重对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4.名词解释:应急管理。(10分)
答:应急管理是指对突然发生的公共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需要采取措施而制定应急方案的管理人员。
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0-09
应急管理就是当社会出现突发事件,在最短的事件里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动用当地的治安队,城管队、公安机关、武警、和最高的军队。比如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动、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社会动乱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是: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毒豆角、禽流感、注水牛肉,病死猪肉、高毒农药,等等。
其他不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