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前驱后驱和四驱各有什么优缺点?

如题所述

前轮驱动的优点与缺陷 在当前的乘车领域,前轮驱动汽车无疑是最常见的。目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前驱车也占了绝大多数。那么这种颇受欢迎的驱动形式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从构架上说,前驱车是营造车内大空间的能手。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等传动部件都集中在前桥之前,布置相当紧凑。由前轴向后的部分都可归车厢之用,在设计客舱和行李厢时可以尽量增大车内空间。由于没了后驱车必备的传动轴,后排还可做成平地板。如此的实用性,自然贴合了消费者追求大空间的心理。 其次,因前驱车机械布置紧凑,零部件的数量明显减少,像上面说的由前向后的传动轴可以省去,差速器也整合在了变速箱内。当然,因布置过于紧凑,日后对横置发动机前驱车的动传系统进行大维修会比较麻烦,可毕竟部件少了,集成度高了,制造成本能降低不少。另外,由于从发动机向驱动轮的路径较短,传动部件也相对较少,机械损耗自然较低,传动效果得以提高。有利于在采用小排量、低功率的发动机时,提供尽可能好的动力表现。因部件减少,前驱车的重量也相对较低,这也有利于降低油耗。 前驱车拥有以上的种种优点,但它也有明显不足,那就是在驱动和操控上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前轮作为驱动轮,当加速时车的重心后移,前桥的负荷降低,前轮更容易打滑,不利动力输出。其次,因车上沉重的部件都集中在前桥之前,导致前后桥车重的分布比例失衡。沉重的车头会降低入弯的敏捷度,容易诱发转向不足。前驱车发动机和变速箱大多采用横向布置,在宽度上占用的空间较多,这就会限制前悬挂的设计,不利于发掘操控潜力。再有,前驱车的前轮既负责转向,还要负责驱动,工作负担重,势必导致前轮力不从心。日常驾驶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可一旦强调起运动性,前驱对转向的影响就会出现,如降低方向盘的路感,严重时还会发生扭力转向现象(当前横置发动机前驱车急加速时因左右轮驱动轴的长度不一,导致左右轮驱动力矩不相同,方向盘会自动向一边转动)。这些缺陷在配备大功率发动机的前驱车上,会表现得更明显。 不过,人的可贵之处就是有知难而进的精神。有困难并不代表不可为。依靠先进的技术,还有从汽车运动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工程师们终于给我们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出色运动性能的前驱车。像著名的大众高尔夫Gti、本田思域Type-R和Integra Type-R等,以及萨博9-3和讴歌TL,在他们身上虽然还留有前驱车先天不足的痕迹,但借助出色的车身、底盘、悬挂和转向系统的设计,这些车都提供了优秀的操控性和驾驶乐趣。 当然,技术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目前为止大马力前驱车仍被视为不合情理、难以驾驭的怪物。现在,还没有一款超过300马力的量产车采用前驱车也证明了这一点。 后轮驱动是绝对经典? 后轮驱动是最早被采用的汽车驱动形式,1885年卡尔 ·本茨研制成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就是后驱。注意!大家可别因为这个就认定后驱是天经地义的正宗,要知道本茨老先生在研发他那辆三轮汽车的过程中,从当时的自行车上得了不少的灵感和现成零件,才决定使用后驱。真正令后驱发扬光大的是这种驱动形式本身的特点。 后驱相较于前驱的最大优势,就在行驶性能上。因为后轮担负起驱动的工作,在加速时汽车重心后移,后桥负荷增加,后轮可以更好的发挥牵引力。前轮专司转向功能,使方向盘对驾驶者的操作指令有更清晰、纯净的回馈,带来了更敏锐地转向能力和更真实地操控感觉。后驱车发动机的安放位置比较灵活,以前置车型为例,发动机即可以位于前桥之上,又可位于前桥之后,这使得汽车的重心可落在车身中部,前后桥的负重也比较均衡,提高汽车的运动性能。这些优势都使得后驱车为高性能车型的宠儿。 驾驶追求运动性的后驱车,可以体会到准确、敏捷的转向,以及澎湃的动力,甚至利用后驱的特性,用油门调动车尾的步调,用点点甩尾制造轻微的转向过度,帮助车头更快的转向,收窄过弯的线路,加快速度,也可大玩飘移,获得额外的乐趣。不过,控制好一辆后驱车,尤其动力强的后驱车,需要***的驾驶技术。对于前驱车易出现的转向不足用收油就可化解,而对付后驱车易发的转向过度就要用反打方向盘和控制油门来补救。对一般的驾驶者,前去更容易驾驭,后驱则比前驱有更大的危险性。 尤其是后驱车中的中置发动机后驱和后置发动机后驱这两类。前者被认为是最有运动潜质的驱动格局,F1赛车和许多超级跑车都属于此类。中置后驱汽车拥有理想的重量分布,他们转向最为敏捷,过弯极限高潮,但也更倾向于出现转向过度,且操控的宽容度低,从开始甩尾到完全失控的转变很快。驾驶这类车在发生转向过度时再补救已经晚了,必须主动地预判车身状态,在发生问题前就要做出反应动作才行。只有高手中的高手才可以充分驾驭这类车。 后置后驱则是一种不理想的驱动格局,目前可能只有精灵(Smart)和保时捷911采用。精灵是因为车头已无安放发动机的空间,为了给乘客腾地,才被迫使用后置后驱。911则基本上是为了延续传统而采用后置后驱,保时捷的工程师也承认这种驱动格局的缺陷。因重量完全位于车尾,在高速入弯时有可能引发转向不足而推头,待收油后重心前移,后轮负荷减小,又会突发甩尾,所以996之前的911都是难以驾驭的“极端分子”。 由此可见,后驱车是既好玩又有危险的车种,越是马力大越要认真对待。当然,后驱的运动潜质和悠久历史是毋庸置疑的,它绝对是经典的驱动形式。可因其较高的制造成本和不如前驱车的空间实用性,它也逐渐成为跑车和豪华轿车等高档车型“专用” 的驱动形式。市面上已几乎没有廉价的后驱车了,这一点真是令普通消费者遗憾。 四驱处处领先? 当初创造四轮驱动(或称全轮驱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恶劣的路面环境下保证汽车拥有足够的牵引力。现如今这个理念已经发展到包括普通干燥路面在内的各种路面,提高汽车的牵引力。轿车所配备的四驱系统基本上都属于全时四驱,而当大部分都是以前驱为基础开发(以后驱为基础开发的四驱系统多见于跑车,其动力分配基本都偏向于后驱)。由四个车轮负责传输动力,四驱车的牵引力表现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是在附着力低的湿滑路面。当前驱车和后驱车还在小心翼翼的避免驱动轮打滑,四驱车已经大踏步地前进。即使在雨天高速入弯,四驱车仍然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在干燥路面上,拥有相近的底盘和悬挂设定的两辆车,四驱比两驱具有更高的过弯极限。在很多时候,四驱车都给人四平八稳的操控感觉。通过对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的调整,厂家可以令一款四驱车表现出前驱或者后驱的个性,既有易控的一面又有追求操控的一面。如此,四驱就天下无敌了?当然不是,它还是有不少缺点。 四驱车的传动系统复杂,生产成本偏高。由于四驱系统增加车重,且其动力损耗较大,导致油耗上升,小排量发动机配四驱更是得不偿失的组合。此外,在维修保养上,四驱车也将花费更多金钱和时间。这些都是四驱不能在乘用车尤其是普通家用车领域普及的原因。另外,因为四驱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导致的重量上升,对追求极致操控性能的超级跑车是弊大于利,所以在超跑领域四驱也是少数派。在驾驶乐趣一环上,因为四驱车偏于稳重的特点,也令不少人认为,后驱车更有操控乐趣,更好玩。所以,虽然生产四驱车的厂家大力宣扬四驱的优势,在一些特定环境四驱也是“必需品”,但从大多数汽车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四驱车仍然是非主流的选择。
采纳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1

    前轮驱动:

1.优点:

(1)增加内部空间:前驱车没有传动轴,所以在空间的利用上有更多的余地;

(2)造价低、效率高:组件少而且集中,并且由于动力传递直接,减少了损耗,运转效率更高;

(3)减轻重量:前驱车的机械组件少而且简单,所以能减轻不少重量;

2.缺点:

(1)操控性差:由于发动机和驱动系统等主要部件都集中在车辆前部,车辆后部配重较轻,后轮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尤其是在湿滑的路面上;

(2)转向不足:由于前轮同时承担了转向和驱动的功能,因此先天具有转向不足的问题,高速过弯转向不足尤为明显;

(3)前桥负荷过大,影响舒适性:因为前驱车前轮既要负责驱动又要负责转向,并且由于车辆前部配重较大,前轮的磨损更严重,加速或制动时对前桥的负担过重,抬头和点头现象更明显,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后轮驱动

1.优点:

(1)操控性好:后轮负责驱动,令前轮可专注于转向工作,因此转向时的车辆反应更加敏捷;

(2)起步加速表现好,舒适度高:因为车辆汽车起步、加速或爬坡时重心后移,后轮作为驱动轮抓地力增强,有利于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3)维修容易: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局和转向机构的结构,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2.缺点:

(1)成本较高,空间利用不便:后驱车部件多、组装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2)牵引力不足、转向过度:后驱车在过弯时,由于减速重心前移,后轮抓地力减小,很容易导致转向过度,即一般所说的“甩尾”;

(3)动力损耗较大:由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需要多经过传动轴这一步才能传递到驱动轮,因此对于动力的损耗必然较前驱车大,一般的使用表现是后驱车较前驱车更废油一些;

    全时四轮驱动

1.优点:

全时四驱是公路过弯极限最高的传动方式,它可以实现车辆高速过弯时每个车轮分配到最佳的驱动力。因此这种技术被大量讲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轿车采用,而装配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有效驱动力和过弯极限。

2.缺点:

全时四驱的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因此不太适合在定位较低,或者体型较小的车型上装配。同时全时四驱是要消耗功率的,它的传递效率比两驱要低,对于看重经济性以及发动机动力较小的车型来说,全时四驱也不太适合装配。

    分时四驱

1.优点:

分时四驱技术很成熟,结构也比较简单,可靠性好,加上其不用装配中央差速锁,成本要比全时四驱低得多。在正常驾驶时采用两轮驱动的模式,经济性更高,灵活性也更出色。而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选择四轮驱动又可以提高车子的通过性。

2.缺点:

分时四驱对于公路来说意义不大,并且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分时四驱接通后相当于硬轴连接,因此采用四驱模式要非常谨慎。在公路上过弯绝对不能采用四驱模式。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转弯也不能用四驱模式。

    适时四驱

1.优点:

适时四驱的结构比全时四驱简单得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还有利于降低整车重量。它适合于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这使得许多基于这种平台打造的SUV或者四驱轿车有了装配四驱系统的可能。

2.缺点:

目前绝大多数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会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无法将超过50%以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轴,这使它在主动安全控制方面,没有全时四驱的调整范围那么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6-23
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心脏,它的布置是汽车整体布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汽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现代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的位置可依其布置形式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 就货车而言,发动机前置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布置形式。它的优点在于发动机的通用性好,既可选装直列和卧式,又可采用V型发动机,维修时也方便。另外货箱地板高度较低,整车对路面要求也比较低。而发动机的中置、后置同前置相比,发动机的通用性差;只能选用卧式发动机,维修时也很不方便,货箱地板比较高,对路面要求也比较高。 发动机中置的优点在于轴荷分配比较合理,驾驶室内噪声振动轻,驾驶员座位高度较低。而发动机后置的最突出优点,是由于驾驶室远离发动机,室内几乎不受发动机的噪声和振动的影响。目前发动机后置在货车上采用不多,只局限于后置发动机的轿车变形为货车时有所采用,目前大多数轿车采用前置形式,轿车发动机采用前言形式的优点在于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条件好,除霜与采暖机构简单,行李箱尺寸较大。 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现代轿车总体构造和布置形式是不相同的,按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相对位置的不同,现代轿车发动机的布置形式和驱动方式通常有以下四种: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国内外的大多数载重车,部分轿车及部分客车均采用这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它是前轮转向、后轮驱动,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驱动桥上,在此减速增扭后传送到后面的左右半轴上,驱动后轮使汽车运行,前后轮各行其职,转向与驱动分开,负荷分布比较均匀。 2.全轮驱动(NWD):是越野汽车特有的形式。(如BJ2020切诺基等)。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全轮驱动动力性好,爬坡及越野能力强。但与单独的前、后轮驱动相比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 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外轿车上逐渐流行的布置形式。为缩短整车长度,减轻轿车质量,常将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前,变速器之后的东西都往前挪,变速器与驱动桥做成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上,降低底盘高度,改善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如常见的奥迪100轿车,还有微型轿车(夏利、奥拓等)均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传动系布置形式,常见的发动机前置,前轴驱动轿车也有两种给构:一是发动机轴线与前桥平行的横置式(如夏利轿车);二是发动机纵置式(如桑塔纳、奥迪等轿车)。 4.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它似乎是FF车的翻版,只不过是将车前的“五脏六腑”移到车后。此种车辆保持了FF车的优点,也消除了FF车的缺点,由于车内布置趋于合理,且对车内噪声和温度有所改善,以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使用性能受到用户的欢迎。 二、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结构的优点1.发动机前置及前轮驱动,使前轴轴荷增大,汽车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提高了卓越的高速行驶操纵性和稳定性,前轴负荷提高近60%,具有明显的转向不足趋势。另外,由于前轮具有驱动力,降低了前轮的侧向偏离刚度,增加了汽车不足转向的趋势,从而保证了高速行驶安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横置发动机传动线路短,发动机前舱尺寸紧凑,可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其曲轴与轿车前驱动轴平行,省去了螺旋锥齿轮传动(主传动器的主传动齿轮可采用圆柱形齿轮),减少了传动噪音,简化了工艺.减少了零件,降低了成本;传动效率高,加之整车质量较小,使轿车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3.前置、前轮驱动传动装置的离合器、变速器、驱动轮等都布置在轿车的前部,使得车头相对缩短,由于取消了纵贯前后的传动轴,降低底盘高度,减少了振动,地板上也不必设置凸起的传动轴通道,它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车厢内容积;使行李箱的地板降低了,增加了行李箱的空间,车身地板高度降低,使地板平坦,室内宽敞,后座位置更加安静、舒适,有助于改善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4.由于后轴是固定式,减少了非簧载质量,提高了平稳性,所以后座比较安稳舒适,同时也降低了轮胎的磨耗;若采用鼓式制动器,前轮不必装制动鼓,把制动鼓装在传动轴上即可得到前轮的制动效果,减少了前轮上的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5.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轿车的前置发动机起到一种安全屏障的作用,FR车的发动机是纵置的,而FF车的发动机多是横置的,两者比较,FR车在安全保障系数方面比FF车要高一些。在弯道前进时,由于驱动力常和前轮同一方向,故汽车高速转弯不易发生震跳。 6.对客车来说,发动机前置的优点是与货车通用的部件多,易于从货车改装。此外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维修方便。这种布置形式在我国城市公交车中比较常见。在国外一些旅游大客车上有采用发动机中置的形式,其优点为车厢面积利用率高,车内噪声小,传动轴短。 三、发动机前置式布置的缺点 1.发动机横置式布置,只能装用长度较短的小排量发动机(一般应小于1.8L),如天津夏利轿车发动机排量为O.99L;奥拓轿车发动机排量为O.796L。 2.发动机纵置式(如上海桑塔纳、奥迪100型轿车采用),其排量分别为1.8L和2.14L,其动力经单片干式膜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又通过半轴、万向节最后传递到驱动前轮。 3.由于FF车上的机件大多集中在前面,所以前轮负荷比后轮大,遭到意外碰撞时容易变形,波及前轮定位;当汽车启动瞬间和上陡坡时车身重心都会向后移动,会减少前轮的正压力,从而降低了车轮的牵引力,这时汽车的阻力也是最大,上坡时前轮附着重量减少、易打滑;因此FF车的启动加速度和爬坡能力都会逊色于FR车;前轮驱动兼转向需用等角速万向节,因而使前桥结构较为复杂。因此FF形式多用于自重量不大的轿车。 4.FR车的缺点是驾驶员座位比较高;轴荷分配中前轴较重;驾驶室内有一定噪声和振动。最大牵引力不及后驱动,爬坡能力较小;前轮驱动同时又要转向,需要用等角速万向节,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5.客车发动机前置,由于发动机突出地板之上,车厢面积利用率差,振动大。影响舒适性;轴荷分配不理想,前轴易过载等。若客车发动机中置,发动机的通用性差,需专门设计;其冷却与防尘难,维修不便,地板高度也不易降低等。 四、后置式发动机后轮驱动的忧缺点 目前国内外长途和旅游大客车,很多都采用后置式发动机、后轮驱动(如国产东风大客车),这类车辆由于动力总成紧凑,机动性好,整车整备质量小。车内布置趋于合理,车厢内地板平坦,且发动机与车厢分隔开,所以室内振动和噪声小,对车内温度有所改善,舒适性好,车厢面积利用率高;轴荷分配较合理,可在车外修理发动机;此外地板下可形成容积较大的行李舱。但其缺点是:发动机移到后面使冷却问题不好解决,散热条件差,容易引起过热,对冷却系统要求较高,水箱布置困难。行动中,车尾部所形成的负压及车轮扬起的灰尘,使得进气环境恶化,发动机防尘比较困难,对进气系统的滤清效果和密封性要求较高,后桥易超载,满载时汽车具有过度转向倾向;发动机距驾驶员较远,变速器、离合器、油门等操纵杆要通过狭窄的车底,从车头驾驶员位置连通到车尾发动机的位置上,操纵机构复杂,操纵稳定性差;改装成货车和旅行轿车困难;不易根据发动机声响判断其故障和异响;乘员前面失去了发动机做“安全屏障”,汽车前端要经过加固处理而使成本上升,另外发动机噪声易传给乘客,影响了乘坐舒适性,为此,制约了此类型轿车的发展。不过对于有充分空间位置的大客车来讲(如东风大客车),既能解决上述麻烦,又能减低废气窜入车厢的程度,因此还比较流行此类形式。 1.后置发动机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发动机汽缸出现非正常磨损:我国许多地区(尤其北方属多尘地区),道路条件差,汽车在行驶中,尾部根据车辆行驶速度而产生不同的低气压,使车辆行驶所掀起的粉尘紧紧尾随其后,发动机处在粉尘的包围之中,只要空滤器积尘过多或空滤器和化油器之间的管道出现任何空隙,未经滤清器的尘土砂粒随空气侵入缸内,引起汽缸的剧烈磨损。 ②空气滤清器严重堵塞、破损,致使滤清效果不良,使汽缸引起磨料磨损。 ③发动机过热也加剧了汽缸磨损,严重时会发生烧轴承抱轴等机损事故,这主要是因散热条件差;加之冷却系漏渗缺水;节温器工作不良;风扇风量不足等造成发动机水温高,未被及时发现所致。 ④不易觉察发动机各种异响,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维护检修不及时,各种隐患从小到大,直至产生恶性故障(损坏)为止。 2.后置式发动机的维护 ①应定期对发动机和空气滤清器进行维护检修,尤其在多尘地区行驶,应做到勤检查,勤清洗,及时更换磨损件,保证各密封连接处的密封,使粉尘砂粒无隙可入。 ②维护和检修时,应特别重视发动机的各密封部位密封良好,工作正常。 ③注意检查橡胶进气管有无老化变形和损坏现象,必要时可更换新件。 ④日常使用注意检查冷却系的渗漏情况,必要时补加冷却液,修复渗漏部位。 ⑤发动机过热、异响等不良现象应及时排除,保证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 从上述发动机的布置及车轮驱动形式和特点可以知道,车辆上的许多装置形式都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要满足和提高某种性能要求,很可能要牺牲或降低其他某些性能的要求,人们只有通过逐步改善,才能使它们日臻完美。
第3个回答  2020-12-10

前驱、后驱、四驱是目前汽车的三种主要驱动形式,因此,车迷也分成了这三大阵营,偏要争个高低,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鄙视链。但实际上,这三种驱动形式都各有优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前驱、后驱、四驱车的优缺点。

第4个回答  2023-06-18

点我头像看简介,带您了解车况查询方法!专业查询【事故出险记录】、【4S维修保养记录】等,数据准确,秒出报告!一键排查事故车、泡水车、调表车、火烧车等恶劣车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