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如题所述

一、 当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共性问题:

1、把对话变成问答

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把对话庸俗化为问题,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

2、为夸奖而夸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一味地夸奖学生弊大于利。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3、把自主变成自流

强调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成为典型的“放羊式”教学。有的一味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朗读方式、合作伙伴,成为典型的“自流式”教学。

4、有活动没有体验

课堂中活动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而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

5、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学生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做听众,意见不被重视被忽视。

6、探究的泛化与神化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相反,探究的“神化”则是把探究拔高,用科学家的探究性质和水平来看待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一方面表现为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屑一顾。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不尊重、不信任、不引导,课堂上即使出现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是草草了事,急于收场。另一方面表现为过分关注和挑剔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不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科学基本素养”的提高上,从而导致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丧失。

7、贴标签式的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教育

凸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教师上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过程不能启发学生的思想;

3、把学生挤出了得以培养能力的实践环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需不断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相关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只有将新课程理念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自身的解读,并进行不断地创新,才能将新课程理念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思考与分析

(一) 明确相关的新课程理念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2、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简而言之即:学生是人,是独特的人,是发展的人。它意味着课堂教学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

(1) 学生本位意识。即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

(2)学生主体意识。即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3) 学生的个体意识。即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3、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5
什么都要知道一些、随时引导学生对事件的看法,语文教师不应该只做一个教书匠我个人认为,教师的心态和语言才是引导学生兴趣的利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而应该作为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懂一些,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止局限于课文的内容。我当年上语文课的时候,什么都要关注一些。只有这样,学生都喜欢听,随时给学生补充各种知识、随时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