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利字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带利字的成语有利害得失、渔翁得利、争权夺利、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1、利害得失是一个成语,读音为lì hài dé shī ,是指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2、渔翁得利,拼音yú wēng dé lì,汉语成语,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3、争权夺利,成语,意思是争夺权力和利益。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人的权欲很强。
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4、自私自利(zì sī zì lì)指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
柔石《二月》二: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
5、唯利是图是一个成语,拼音是wéi lì shì tú,指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
茅盾《如何击退颓风》:“年来颇有些议论,既斥责书业中人之唯利是图,复归咎于作家们之制造颓废与麻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4
利傍倚刀 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出处:《古诗源·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利不亏义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出处:《礼记·儒行》:“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义。”
利齿能牙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利出一孔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出处:《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利害相关 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利害攸关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出处:《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利喙赡辞 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利己损人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利缰名锁 缰:缰绳。锁:锁链。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利令志惛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出处:《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利令智昏 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利惹名牵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利深祸速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出处:《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利时及物 指救世济物。
利市三倍 利市:利润;三倍:几倍。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出处:《周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利锁名缰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利绾名牵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同“利惹名牵”。
利析秋毫 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利用厚生 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出处:《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利欲熏心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利灾乐祸 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利齿伶牙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乘利席胜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出处:《汉书·蒯通传》:“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荥阳乘利席胜,威震天下。”颜师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寸利必得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地利人和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进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害。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居利思义 指临财不苟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开利除害 犹言兴利除弊。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趋利避害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射利沽名 谋取财利和名誉。
贪利忘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同利相死 指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违利赴名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唯利是求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同“唯利是视”。
唯利是视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
惟利是命 指惟利是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那婆子本是愚顽之辈,兼之年近昏眊,惟利是命,一概情面不管。”
惟利是求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通典·食货五》:“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惟利是趋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惟利是视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晋书·温峤传》:“苏峻小子,惟利是视,残酷骄猜,权相假合。”
惟利是图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惟利是营 指惟利是视。
出处:《金史·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惟利是逐 指惟利是视。
出处: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乡利倍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兴利除弊 弊:害处,坏处。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兴利除害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以利累形 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出处:《吕氏春秋·审为》:“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因利乘便 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有利可图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有利有弊 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唯利是图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处:《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本小利微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
辩口利辞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出处:《后汉书·班昭传》:“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王充《论衡·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出处:《庄子·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吹毛利刃 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富贵利达 犹言功名利禄。
出处:《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干脆利索 简单爽快。同“干脆利落”。
干净利索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干巴利脆 干脆;爽快。同“干巴利落”。
干巴利落 指干脆;爽快。
干脆利落 简单爽快。
出处: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干净利落 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十二》:“不是老人家,谁能这样干净利落。”
功名利禄 指名利地位。
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厚生利用 指富裕民生物尽其用。
出处: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
既得利益 指人们或集团已经获得的,法定的某种特别权益。
济人利物 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坚甲利兵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出处:《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坚甲利刃 形容精锐的部队。同“坚甲利兵”。
牢甲利兵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灵牙利齿 比喻善于说话的人。
出处:康濯《水滴石穿》第三章:“而这种种心情,竟又使得她这个灵牙利齿忽然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名鞿利鞚 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名缰利锁 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能牙利齿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逆耳利行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綦溪利跂 指故作高深,立异离群。
出处:《苟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王先谦集解:“綦溪,犹言极深耳,利与离同……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綦溪,邪径;利跂,利其歧途而不循正途。
巧言利口 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
权衡利弊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仁言利博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出处:《左传·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仁言利溥 指有德行的人说的话益处很大。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杀一利百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
出处:《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损己利人 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
出处: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损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危迫利诱 用暴力压迫,用利益引诱。形容软硬兼施,企图使人服从。
威迫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第二国际所属的社会民主党,在张伯伦、达拉第的威迫利诱之下,正在发生分化。”
威胁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晓以利害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出处:《北齐书·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修旧利废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指厉行节约。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益国利民 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
因势利导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有一利必有一弊 在这一方面有好处,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六回:“天下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那里有没有弊病的道理。”
百世之利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
避害就利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出处:《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出处:王朔《顽主》续篇二:“‘出师不利出师不利。’马青探头探脑往前后胡同口张望,见确实没有作家追杀而来,这才放下心,对于观说,‘谁想到今儿作家全出街了。’ ”
除害兴利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出处:《管子·治国》:“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除患兴利 清除祸患,兴办有利的事业。
船坚炮利 利:锋利。指战舰坚固,大炮猛烈。形容海军强盛。
出处:清·林则徐等《会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此次士密等前来寻衅……无非恃其般坚炮利,以悍济贪。”
唇尖舌利 指言词尖利。
从中渔利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出处:穆欣《南线巡回·广州——南中国的门户》:“广州解放后,地下庄就展开了人民币的投机‘炒卖’。他们制造黑市……乘机从中渔利。”
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
啖以重利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丰功厚利 指巨大的功利。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浮名薄利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出处:宋·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浮名虚利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公私两利 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出处:《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急公近利 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急功好利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同“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计功谋利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将本求利 用本钱谋求利润。
涓滴微利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流年不利 流年: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
卖国求利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没查没利 指言语不实。
巧伪趋利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出处:《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求名夺利 指追求名誉,争夺财利。
攘权夺利 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声色货利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出处:《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出处:鲁迅《书信·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贪夫狥利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徇财”。
贪夫殉利 形容人爱财如命。同“贪夫狥利”。
贪名逐利 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
天时地利人和 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违害就利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蜗名微利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无往不利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贫道今日幸把些尘垢全都拭净,此后是皓月当空,一无渣滓,诸位才女定是无往不利。”
邀名射利 指求取名利。
一本万利 本钱小,利润大。
出处:清·姬文《市声》第二十六回:“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遗名去利 指丢弃名位和利益。
出处:唐·卢肇《宜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欲攘贪,遗名去利。”
营私罔利 指谋求私利。
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蝇名蜗利 苍蝇头般微名,蜗牛角样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看这些蝇名蜗利,心肠热凭谁淘洗。”
蝇头微利 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蝇头小利 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有害无利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渔人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渔人之利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渔翁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渔翁之利 犹言渔人之利。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争名夺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争名竞利 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出处: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
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三幕:“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争权攘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出处: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锥刀之利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出处:《后汉书·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自私自利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坐收渔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第2个回答  2017-01-04
利字的成语有哪些 :
利害得失、
利害攸关、
渔翁得利、
坐收渔利、
晓以利害、
干净利落、
修旧利废、
争权夺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自私自利、
趋利避害、
权衡利弊、
损人利己、
名利双收、
唯利是图、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一本万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吉大利、
利欲熏心、
见利忘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18
渔翁得利、坐收渔利、晓以利害、干净利落、修旧利废、争权夺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权衡利弊、损人利己、名利双收、唯利是图、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本万利、大吉大利、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第4个回答  2016-10-30
利利索索、
盛衰利害、
干浄利索、
名缰利锁、
重利盘剥、
名鞿利鞚、
贪名爱利、
乘间取利、
蜗名蝇利、
避害就利、
亏法利私、
兴利除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