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真实的伪君子?

如题所述

李世民:这个一代明君,有过屠城的记录,也有过杀害兄弟,劫持父亲,篡夺皇位
的历史,而且把弟媳妇也收罗进宫来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个残忍、好杀、好色的
家伙,不过唐太宗很会做秀,他杀死兄弟后见高祖,吮着高祖的乳头大哭那一段实
在有点恶心人。他不仅改写了历史,还故意在史书里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无
权过问史书记录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后自己因为吃了金丹
中毒而死。

赵构:当人们世世代代通骂秦桧的时候,可曾想到,秦桧不过是一个帮凶而已,没
有皇帝的旨意,哪里来十二道金牌,没有皇帝的默许,秦桧怎么可能把一个地位相
当于副宰相的大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后来秦桧等人作为替罪羊永远跪在岳飞
墓前,宋高宗却啥事没有。

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
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
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
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
,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这个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

海瑞: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一个饼,海瑞逼她活活饿死,其实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自杀,实在是被饿死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齐恒公的欢心
,把自己儿子煮了给他吃,这种人残忍到极点,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也做得出来,
千万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为了维护自己清官的声誉,能把自己七岁的女儿饿
死,其实他的本质和易牙是一丘之貉。

宏历:乾隆帝宏历是个文化的摧残者,但他不象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弄得血出刮
拉,而是大力提倡小学,让儒们皓首穷经,不问世事。他编订的四库全书,收罗了
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著毁掉,许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样,特别是涉及
对女真人和满人的地方,甚至骂“虏”、“鞑”的都不能幸免。另外乾隆还有一个
嗜好,就是把他鉴赏过的古书画都盖上一个八寸见方的“乾隆御赏”,有些画宽不
过一尺,也照盖不误,很多名画就被他盖得大煞风景。

洪秀全:一个落第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邪教总头目,还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
政权,把基督教的教义改得滑稽可笑的闹剧。本来他身死国灭,已经证明了他人间
天堂神话的破产,但后来又被不同的人所利用,把他打扮成农民的代言人,民族英
雄,所以这个人还是要拎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30
最大的伪君子就是历史上的历代皇帝了,自称天子。
第2个回答  2019-08-30
刘备,李世民。
第3个回答  2019-08-30
曹操吧,宁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
第4个回答  2019-08-30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伪君子:
虞舜:
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瞎子,知子莫如父,瞎子对自己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后来舜得到了尧的信赖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权之后,就把尧的儿子丹朱杀死,把尧囚禁起来,强迫尧把王位“禅让”给他,另外还接收了尧的两个女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禅让”的人。曹丕娶了汉献帝两个女儿,又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得意洋洋地说:“现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在正统的历史教课书中,舜的地位是很高的,据说他能让百兽率舞,连凤凰也会飞来凑热闹。这说明他的德行已经感动了一切动物,但奇怪的是,这样的好德行居然不能感动自己的弟弟,那个叫象的人,据说舜的弟弟象外表似乎恭敬,但内心巨测,所谓“象恭滔天”,传说象棋就是舜发明的,以启迪象的智力,但最终舜还是把象给流放了。
舜是名人,历代禅让都得以他为据,魏文之事尤其可笑的是,一定要推让三次,以表示自己的谦恭,其实古之所谓三,概言其多,非实指,但曹丕显然也没有耐心写第三遍辞让表了。舜喜欢音乐,这是后来宫廷歌舞名正言顺的存在依据,此外舜还有远游的爱好,这当然也会被看作是体察民情,可惜当时“江水浩荡,怀山襄陵”,如果没有禹,舜的江山也不会很稳固,但这个禹最终也要来个禅让,这恐怕是始料不及的。
伊尹:
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帮助下逃脱,回来诛杀了伊尹。后来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一些执掌权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废除他们所不喜欢的皇帝。只要看看后来那些自命伊尹的人,他们和皇帝其实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霍光(死后全家被杀)、董卓(被杀)、孙竣(后来全家被杀)、司马昭(死后儿子篡权)……伊尹以下犯上,却得到了儒家的肯定,这是因为伊尹是商朝开国的宰相,在征服夏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商王朝后裔的孔子,一直以殷人之后为豪,当然会对伊尹这样的先辈传奇人物充满赞叹之情。不仅如此,方春秋之时,诸侯战乱,其中明主甚少,于是引出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对所谓的君权其实并不十分买账,伊尹的例子恰好比较好地体现了儒家吊民伐罪的思想。但问题在于,伊尹作为最早的管家式权臣的代表,他所持有的理念和儒家是完全不同的,儒家诞生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交的时代,而伊尹正在奴隶社会的盛期,比如伊尹并不反对陪葬制度,这和儒家的节用爱民、君轻民重的主张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儒家固有的偏执,其实周武王马前一旦有劝谏者,那是一定要拖开的,而纣王的军队一旦抵抗,就一定让他们的血流到漂杵的地步,春秋之前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儒家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却一定要拿他们来作为自己的偶像,是生拉死人来抬轿子,仿佛可通古今,其实并不明智。
刘备:
当人们说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时候,常常把刘备给忘了。刘备起先跟着刘焉,再追随公孙瓒,陶谦给了他一些军队他就投了陶谦,没多久陶谦不明不白死了,两个儿子也死于非命。刘备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盘让吕布夺去,他就厚着脸皮托庇在吕布门下,但吕布终究不信任他,他就随曹操灭了吕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图对曹操下毒手,最后在徐州反曹,失败后投袁绍,看袁绍不行又投刘表,刘表死后,一个儿子投降了曹操,另一个儿子在刘备手里,年轻轻地据说酒色过度死了。周瑜打败曹仁得到荆州,刘备却厚着脸皮借了荆州一直不肯还,直到最后决裂。刘备最后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刘焉的儿子刘璋,《三国演义》里说他不肯夺同宗的地盘,那是胡说八道,事实上他的哪一寸土地不是从自己宗族手中夺来的。本来乱世英雄,萍寄江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关键还在于刘备这个人口中无实话,投奔谁又不肯为人尽忠,从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流氓精神看,倒不亚于刘邦。
首先,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出身就大有疑问,中山靖王因罪全家被赐死,怎么会遗留下他这一脉,居然要靠编织为生。桃园三结义,张飞出钱,要算是最大的股东,关羽出力,却一切刘备说了算,显然是出身起了决定作用。不仅如此,刘备也策划了让人恶心的三让徐州,仿佛是禅让的微缩版,到刘璋处作客,更是居心匝测,害尽川中忠良。在袁绍处,他不想怎样战胜强敌,却想着怎么消耗袁,以致连失两员大将,他却暗自高兴。在曹操手下,进谗言杀死了吕布,倘吕求情时置之不理也罢,或者义正词严也可,偏偏要骗一个快死的人,可见心术不正,阴险到了令人侧目的地步。三国之争,由于都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修史者无法指定正统,最终刘备的可疑的身份帮助了他,后代多以蜀为正统,于是刘备从一个委琐的人物,一下子变得高大了起来。
诸葛亮: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排挤原来益州的大臣李严等人,执掌大权,还经常用老子教训儿子的口气对刘禅说话,开一堆名单要刘禅信任,还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思是全得听他诸葛亮的。可惜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时候儿子也还小,所以没来得及篡位,但是南诸葛,北司马,他们的招数是相似的。历代推崇诸葛亮,是因为他很聪明,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诸葛亮一生很少有胜绩,先是被曹操追得到处跑,如果没有孙权,几乎全军覆没,以后六出祁山,次次失利,战果还不如当年的关公,而长期作战大大消耗了国家的实力,导致蜀国国力凋敝,而李严对此很有看法,结果自然要被当作奸臣予以革职。事实上,蜀是三国中真正最早被灭掉的,这与它长期穷兵默武、国力空虚是有关系的。
诸葛亮据说智慧过人,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发明真正留到今天,在理论上也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他的长才还是在玩人上,说白了他也就是一个高明的政客而已,这样的人什么时代都会有。为了鼓励臣子向皇上贡献智力,于是诸葛亮也被封建社会树成了偶像,仿佛他是当权而不专权的代表,但还是清代皇帝更明智一些,对这样的所谓忠臣统统排斥。
李世民:
这个一代明君,却有过屠城的记录,也有过杀害兄弟,劫持父亲,篡夺皇位的历史,而且把弟媳妇也收罗进宫来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个残忍、好杀、好色的家伙,不过唐太宗很会做秀,他杀死兄弟后后见高祖,吮着高祖的乳头大哭那一段实在有点恶心人,似乎不忘父亲的养育之恩,却从此夺了他老人家的天下。他不仅改写了历史,还故意在史书里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无权过问史书记录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后自己因为吃了金丹中毒而死。历史上往往争议像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君主,为什么在后代教育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最终反复挑选的继承者高宗几乎把李姓江山断送在武则天手里,关键在于李虽然也善于言传身教,但毕竟自己的江山也是抢来的,怎么说也不硬气。李世民晚年好神仙,对政务漠不关心,一代天骄的堕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治制度的严重不足之处,李世民在封建皇帝中算是最能虚心接纳意见的了,但当这些意见不具备制约作用时,那么,最终它们也只能成为帝王之术的帮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蜜月时代,李世民身上已经体现出了人治机制的不足,最终壮志消磨,到李隆基之时号称盛世,却一战而从此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局面,封建社会的脆弱也如是。
赵构:
当人们世世代代痛骂秦桧的时候,可曾想到秦桧不过是一个帮凶而已,没有皇帝的旨意,哪里来十二道金牌,没有皇帝的默许,秦桧怎么可能把一个地位相当于副宰相的大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后来秦桧等人作为替罪羊永远跪在岳飞墓前,宋高宗却啥事没有。不过宋高宗这个皇帝当的也不痛快,由于向金称臣,因此每次上表必自称“儿臣”,奇怪的是他并不引为羞耻,反而非常心安理得。宋高宗作为中兴之主,史书上的评价并不低,只是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人们并不很在乎这个满嘴仁义道德的高宗。岳飞的冤案,是封建王朝人治体系中的缺陷的恶性表现。
朱熹: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这个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在《三言》中,颇有一些对朱熹不利的故事。因为明代人最看不起宋代人,在明代,道学二字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朱熹作为道学的代表,当然不会被冯梦龙所欣赏。应该说,朱熹和二程在政治上也是问题比较多的,他们党同伐异,造成北宋多年朝庭失和,最终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朱熹的诗写得很好,为人也比较有才,有些文章写得很漂亮,但奇怪的是他的思想与见解却很迂腐,比如《关雎》之诗,朱竟解释成“象后妃之德”,这就给人太牵强的感觉了。
海瑞:
海瑞有个女儿,才七岁,因为偷吃了别人一个饼,海瑞逼她活活饿死,其实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可能自杀,实在是被饿死的。管仲说:易牙为了讨齐恒公的欢心,把自己儿子煮了给他吃,这种人残忍到极点,为了荣华富贵什么事也做得出来,千万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为了维护自己清官的声誉,能把自己七岁的女儿饿死,其实他的本质和易牙是一丘之貉。其实在明代中,海瑞的作用与影响力都很有限,如果不是文革初期那篇《批海瑞罢官》的文章的话,那么可能大多数人连海瑞是谁都不会知道。海瑞这个人还是比较正直有操守的,但个性偏激、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下,他完全背离人性的基本道义准则,这有他的责任,也有时代的责任。海瑞出身自海南岛,除了唐代的胡荃等人,海瑞可能是这个当时算很偏僻的地区百年不遇的人材了,这也是海瑞名气比较大的一个原因。
弘历:
乾隆帝弘历是个文化的摧残者,但他不像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而是大力提倡小学,让儒们皓首穷经,不问世事。他编订的四库全书,收罗了大量珍本孤本,肆意篡改,再把原著毁掉,许多文字都被改得走了样,特别是涉及对女真人和满人的地方,甚至骂“虏”、“鞑”的都不能幸免。另外乾隆还有一个嗜好,就是把他鉴赏过的古书画都盖上一个八寸见方的“乾隆御赏”,有些画宽不过一尺,也照盖不误,很多名画都被他盖得大煞风景。古人评价秦始皇说:“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意思是始皇帝本来希望用愚民政策使天下平安,结果刘邦和项羽从不读书,一样可以推翻秦王朝。在这一点上看,秦的文化扼杀策略是不可取的,弘历则比较好地吸取了过去的经验,不论是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也好,还是提倡道学,都是高级的愚民政策。比如科举制度,唐代还有因擅长诗歌而成为进士的,明代散文则体例不一,到清代则完全扼杀了学子的任何创造力。清代皇帝文化功底都比较深,这和历代不同,因此最懂文章关窍,从而可疑很容易地将一己之好恶,推为当世的标准,这就是所谓明君的可怕之处。
袁世凯:
如果没有这个人,中国的现代史可能都要重写,袁在政治斗争中几沉几浮,却无不转危为安,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即使再聪明再老谋深算,也无法逃脱其可耻的命运。袁这个人从最早和强学会合作时,出入谭嗣同的左右,被维新派引为心腹,袁没有出过国,对世界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居然很快懂得了维新派的理论,并成为忠实的拥护者,要算是当时少有的聪明人,但就是他最终出卖了自己的信仰,使百日维新功亏一篑。以后袁又利用清政府对他的信任和革命党的幼稚,自己捡了个漏,他敏锐地发现宋教仁是一个危险人物,对后来首难的蔡谔也备加防范,可见其思虑深远,但历史最终以自己的方式选择了前行,这个处心积虑一生的伪君子最终没有逃脱惩罚。这应该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当然,历史上的伪君子颇多,但是历史也是由胜利者改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