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的价值观

如题所述

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对于孩子日后成人成材、 报效社会国家至关重要。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上,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负有责任。尤其是家长负有特别 重要责任,要用自己的表率作用示范,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教 育,用深入的交流沟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加强 思想道德修养、坚持道德操守,从而端正人生道路。
一、家长要率先垂范 , 加强自身修养
“ 打铁还要自身硬 ” 。很难想象,生价值观扭曲、道德 水平低下的家长能教育出一个拥有正确人生观和高尚情操 的孩子。所以,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家长首先必须 自己有正确的人生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 观都是正确的。家长也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的人生观 日臻完善。正确的人生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崇尚为人民服务、 无私奉献、 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 团结友爱互助、 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爱家、有责任感、敢于 担当等等。 家长要用上述内涵为标准, 规范要求自己的思想, 精神世界追求成为理想的好家长,现实中也要努力成为好家 长。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心中树起良好的形象,产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正能量,作出正确为人处世的榜样,使孩子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正确感染;只有这样,才有资格与孩子谈世界观人生观建设;也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引导孩子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家长要负起责任,努力调教孩子
如果家长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正确,自己也是 一个高尚的人,但如果不教育孩子,孩子也未必能象父母一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社会公认的伟 大的人、 好人,其子女不但没有继承伟大,反而走向了反面,犯了大错甚至大罪。这些事实证明,自己独善其身,不对孩子加以教育,并一定能保证孩子也能善其身。同样,父母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不教育孩子,孩子也未必一定能如父母一样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家长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问题。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学校虽然是专门教育孩子的机构,主要是传授孩子专业知识,也负责引导培养孩子正确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但父母是孩子人生观形成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务必以高度负责态度,承担起引导教育的责任。家长其次要做好孩子引导教育。一是要给孩子讲清生命的意义。告诉孩子人的一生很短暂,要珍惜之。告诉孩子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学习,讲解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 , 将活着要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工作上求高标准、生活上取低要求、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尊重、要为国家民族崛起而读书、要将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中考虑自身发展方向、做于国家社会有用的人等道理灌输给孩子。特别要告诉孩子: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取得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为人类做了多少工作、贡献了多少才华;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创造光辉的伟业;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自己努力了,不管成绩如何,都可以问心无愧。二是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将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等观念教与孩子,随时从历史典故、日常生活、社会现象、报刊书籍、影视网络中选择题材,讲解哪些是正确的、中性的、积极的、向上的,哪些又是错误的、消极的、丑恶的、唾弃的,逐步帮助孩子具备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三是要给孩子讲清正确做人处世的道理。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以及世界公认的优秀人性向孩子宣扬,鼓励孩子崇尚并日渐养成扬善弃恶、多做好事、团结友爱、互敬互助、勤劳勇敢、勇于进取等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四是结合现实生活对孩子进行教化。从古代“精忠报国”“孔融让梨”“廉者不识嗟来之食”“舍生取义”等故事挖掘养份,与孩子一同品味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美德。用刘胡兰、黄继光、雷锋、杨钱学森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激发孩子在感悟中主动学习英雄见诸行动。以社会流行郭美美、房姐事件、最美教师张丽莉等热点事件为题材,共同分析其中的真善美,在一起抨击丑恶、赞扬美好的过程中使孩子得到心灵洗涤和内心升华。
三、家长要加强学习,改进教育方法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特别想教育好孩子,自己也付出了很大努力 , 但是教育效果往往不是太理想。有时还出现孩子却接受很少或者不接受甚至对着干的情况。这就要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间毕竟不是一代人,思想思维行动都有客观存在的代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采取高效的交流沟通方法,让孩子接受教训时口服心服,接受教育时愿意听、听得进、消得化,切实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人生成长特点规律,特别是了解孩子在从儿童到少年这段时期表现为逆反心理的各种影响因素及疏导办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谆谆教导;要多从书本、报刊杂志、网络上学习相关文章,更好地掌握教育培养孩子办法,要多与其他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0

    一、无条件接纳孩子

    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原生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父母更是孩子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蒙者。

    二、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

    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教会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父母得学会放手。

    三、学会倾听和了解孩子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生命,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与价值,尊重他,倾听他,他才乐于与你分享他的生命成长。四、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创造人生的奇迹。孩子身上一定有他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你强调他,说他行,他就行。许多人以为赞美鼓励孩子,孩子就会骄傲,就会退步,其实这是一个认知上的误区。

    四、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犯错也可以是一个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机会。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在磨砺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每个人在婴幼儿期都是在不断的摔倒爬起中学会了行走,孩子不可能完全不犯错就长大。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在每一个错误中学习成长。

    五、发现孩子的潜能

    人好比一座蕴藏着无价宝藏的矿藏,唯有教育才能使宝藏尽露。经历丰富的父母师长以言传身教,与孩子分享自身对生命的思考,可以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教会孩子善用他的天赋,并变成他最大的优势。

    六、给孩子贡献的机会

    要培养孩子有责任感,有同情心,就得制造机会让孩子“贡献”。如,在家中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参与慈善活动,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越大,他从中获得的价值肯定越充足,也就越发自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