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注册会计师考试来袭,考前一个月该怎么复习?

如题所述

1.一科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难度较大,是《税法》、《审计》等科目的基础,零基础非专业的考生选择此科目进行试水也并不是个坏的选择。
如果考生能力更偏文科,选择相对文字类的科目以增强自己的备考信心也是很好的。
2.两科
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比较建议选择:税法+经济法,相对于其他科目,《税法》和《经济法》的内容比较固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完。
从类别上来看一个计算类科目加一个记忆类,考生分配时间也比较合理,且两科的内容关联度比较高。
会计+经济法
内容搭配很好,但难度比较大,需要的时间比较多。
会计+审计
两科难度大,课时、内容都很多,如果考生想要一年通过这两个科目,需要谨慎些,对自己的备考时间备考计划都需要有相对完美的把控力。
审计+战略
难易结合(就CPA科目而言),且在内容上,关于内控风险的知识比较有衔接性。
技巧:可以根据考试时间来搭配,如果考生不希望都在同一天,或是考试时间不想连续,可以参考考试时间来搭配选择。
3.三科
一年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3科属于比较科学的搭配,但要尽可能给自己预留出意外的时间,建议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前面报,既能为自己打气,也是利用首考的备考热度。
会计+审计+经济法/战略
难度大的搭配一个简单的。
会计+税法+经济法
关联度比较高,全部通过可以增强信心。
财管+审计+战略
内容跨度比较大,科目相对抽象,但因为内容上也有关联性,也可以参考。
4.四科
同时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4科对学习时间、精力、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备考过程中能否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也是一大难题,但只要功夫到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建议大家不要把难度大的科目全部都选上,这样不利于时间分配。
5.五科以上
不太建议,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很高,投入的时间、能力等综合情况都要匹配度很高,毕竟一年通关的考生人数还是属于“凤毛麟角”的,但如果各方面情况都很充足,也并不反对大家去尝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4
主观题多下功夫
主观题一直都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道题所占的分值比例很大,而且一道大题中包含着许多彼此联系的小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既多又繁杂,很有可能一个小问题的回答错误,整道大题都会受影响。想要在考前将主观题方面有所提高,习题是重点,教材中的例题、模拟测试,历年真题,这些都是能提高主观题分数的关键,在做题的过程中逐渐找到答题方法以及知识内容,提高主观题的做题质量。
历年真题一定要做

近几年的注会历年真题一定要做,它是最接近今年考试题的习题,也是众多考生摸索出题角度的关键资料。建议考生自己先认真做一遍,答题完毕再核对答案,对自己的薄弱处做好标记,再着重去进行训练。想要考前迅速提分,习题的练习一定要有策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发力,有的放矢才行。
第2个回答  2018-11-14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个长期备考的过程,靠短时间内提升自己是很难的,注册会计师各个科目的只是体量都非常庞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记忆和联系,很难考试通过。
到了考试前一个月,说明我们的整个备考过程即将面临结束,各个知识点复习的也都差不多了,就差一个月时间的冲刺了,抓住重点难点,根据备考以来出现的失误多次练习,加强记忆力,期待考试顺利。
第3个回答  2018-09-04
答:一个月的时间刷题是最好的办法,推荐直接记忆答案效果会更好。
第4个回答  2018-09-04
1.如何取舍 2.高效率利用时间 3.精装备考,化繁为简 4.有目标,有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