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是每个月累计扣除的吗,一个月比一个月高?

如题所述

个税是累进扣除的,是一年中纳税人的收入总额不断增加,每到达一个数值,相应的个税税率会变大,导致看起来个税税额也变大了。另外,个税是按年征收的,每个月缴纳的个税是预缴的,第二年个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会多退少补。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扩展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规定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由于新入职大学生收入通常不会太高,按新规预扣预缴个税时,缴税额会相对较小甚至可能无需缴税,从而减轻其资金支出压力。按照过去的方法,只工作了半年的小张在次年进行个税年度汇算时,其整体可减除费用依然为6万元,所以其有可能会获得退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税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4

是的。

个税是累进扣除的,是一年中纳税人的收入总额不断增加,每到达一个数值,相应的个税税率会变大,导致看起来个税税额也变大了。另外,个税是按年征收的,每个月缴纳的个税是预缴的,第二年个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会多退少补。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8

根据规定,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应预扣税款时,扣缴义务人要以纳税人本年度截至当前月份取得的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计算累计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年度税率表,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

最后,用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采用累计预扣法的好处在于,对于一个纳税年度内只在一处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预扣预缴的税款在多数情况下会正好与全年应纳税款相等,纳税人也就无需另行办理年度汇缴申报,能够大大减轻纳税人的办税负担。

51个税管家提醒,采用累计预扣法,对部分纳税人来说,可能会出现收入逐月累计增加后,适用的税率相应提档,纳税人感觉年初几个月纳税少,之后税额逐渐增加。

但从全年看,该方法计算出的每月应纳税额的全年合计数,与按年度整体计算出的应纳税额是一致的,不影响纳税人应享受的减税红利,更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税负,反而让纳税人享受到了一定的“递延纳税”的红利。

此外,对年度预扣预缴税款与依法计算的个人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不一致的,按照“补税依法,退税自愿”的原则,由纳税人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税款多退少补。

第3个回答  2019-07-03
个税是累进扣除的,是一年中你的收入总额不断增加,每到达一个数值,相应的个税税率会变大,导致看起来你的个税税额也变大了。另外,个税是按年征收的,每个月缴纳的个税是预缴的,第二年个税汇算清缴的时候会多退少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