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大太监,那么历史对于高力士的评价到底是好还是坏?

如题所述

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唐代的著名宦官之一。祖籍高州良德霞洞堡(今电白县霞洞镇)人,曾祖冯盎、祖父冯智玳、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幼年时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当时女皇帝武则天的赏识。在唐玄宗管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唐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终于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 玄宗返回长安后,这种君臣相依为命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公元760年,一代名宦高力士走上了流放之路。他为保护玄宗被当政的肃宗皇后张良娣与奸宦李辅国怀恨而贬谪到湖南巫州,今湖南黔城。
  一向居庙堂之高一旦处江湖之远,巨大的人生落差使他写下了《感巫州荠菜》:高力士以荠喻己,说自己在长安、洛阳时很高贵,流放巫州却无人理睬,自己人虽不在主人身边,但忠心和骨气永不会改变。
  可令高力士想不到的是,不久后他又回到了主人玄宗身边,但这一次,却是泉下相见。
  高力士流放巫州两年后,唐玄宗便在孤寂中病逝。他对残酷的王权斗争和亲情泯灭的现实彻底绝望了,遗诏中他没有让任何子女和其他大臣死后相伴,惟独让高力士陪葬。
  此时高力士身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朗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当听到玄宗驾崩,令其死后陪葬的消息后,悲痛至极,绝食七日,呕血而死……
  根据考古专家们对高力士腿骨的 研究数据和高力士墓志铭的记载,画家屈泉声在描摹他心中的高力士。
  画中的高力士决非民间认为的猥琐不堪的小丑,而是一个奔行骑射的威武将军,有历史学家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位有着复杂出身、凄苦经历,具备远见卓识和清醒头脑,但同时也对唐朝由盛转衰负有一定责任的一代宦官。
  采访:唐史专家 胡戟
  历史上的宦官有两个类型,或者是两种作用,一种是制造了很多的祸乱,除了这方面以外,我想中国历史上,像蔡伦这些人,像郑和这些人,都是在世界史上很有贡献的人物,高力士也许到不了他们这个层次,但是他在太平盛世当中,他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应该给他一个正面的比较好的评价。
  从高力士的墓志铭,今天的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高力士:他有历史局限性,但他也为唐王朝的中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比唐王朝尔虞我诈、亲情泯灭的残酷斗争,他对唐玄宗致死不渝的忠诚,无疑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一个亮点。
   而他与唐玄宗不离不弃、终生不渝的关系,更是超越了君臣,超越了主仆,那是一种生死与共的兄弟、知己情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3

很难说高力士是好人或者坏人,政治漩涡中的人物无法用个人品德来评价的。

高力士与唐玄宗的关系中,贯穿着忠与信的伦理道德。高力士对主子是绝对的忠诚,一心一意地保卫明皇的江山,保护明皇的人身安全,并希望明皇家庭生活幸福。他利用明皇给他的权力贪婪地追逐财富,结交官僚,纵容下属太监作恶。但是他不结党,不搞自己小圈子,在政治上原则性很强,被称为千古第一贤宦。

作为刑余之人的太监,本来就被人贱视,何况东汉、唐朝、明代太监弄权,败坏政局,历来为百官和史家所指斥,至今依然如此。高力士作为唐朝内监,先就被置于受批判的地位:文艺作品中的高力士为诗仙李白脱靴的故事,成为大快人心的事;岭南向杨贵妃供应鲜荔枝,又是高力士引导的,也是他的一大罪状。

扩展资料:

从高力士与唐明皇关系来看,高力士忠谨有余,擅权败政并不严重,对他的评价应当客观一些,无须过分苛求。高力士的家乡茂名市拟给他树立塑像,蒲城拟在其墓地建立展览馆,则是给他正面的评价了。高力士与唐玄宗的关系可以说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君臣关系的典范,从这个角度作一番研讨,或许能深入认识古代中国的政体及与其相适应的忠君观念,特别是忠君意识为什么那么强烈,为什么那么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人民网--君臣际合的典范

第2个回答  2019-10-18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

历史的角度不同,编写历史的人不同,最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同。

一般来说,史书上对高力士的评价还是不错的。高力士是个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太监

无论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忘年恋,抑或是安史之乱的烦恼,对于李隆基来说,高力士是唯一最接近李隆基的人,虽然他是一个宦官,可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高力士对于李隆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还有高力士的政治智慧也很高,安禄山在玄宗面前争相邀功、夸大战绩。
高力士冷静的说:“我听说我们的军队在云南打了几次败仗,北方的兵凶悍强大,陛下可有管理这些兵的良策?”其实这是高力士在暗示安禄山有反叛的可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01
历史对高力士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是一个比较有正义感的太监
第4个回答  2019-10-13
高力士只是个奴才,为人还是不错的,没出啥太坏的点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