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吗?

如题所述

是的。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贝克尔在1981年出版的《家庭经济分析》中表示,从经济学角度看,人类的婚姻也是一种市场行为,人们会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选择使自己获益最大的对象结婚。

结婚的成本分为两类,一是交易费用,如寻找配偶,了解对方,领取执照,举办婚礼等。二是机会成本,比如张三有两个结婚对象可供选择,小李温柔善良,小王美丽大方,选择小李就必须放弃小王,小王给张三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张三与小李结婚的机会成本。

结婚的收益主要来自男女双方生理上的互补性,如生儿育女、情感交流等。不过,贝克尔侧重从劳动分工角度,来探讨结婚缘由。他认为,相对而言,男人吃苦耐劳,经得起摔趴滚打,更适合在市场中一显身手,女人感情细腻,耐心细致,在照顾孩子、做家务方面,较之男人更胜一筹。

所以,男女组成一个家庭,可以扬长避短,相得益彰。他们各自的收益,也往往大于独身时的收益。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是令人羡慕的美满姻缘,可是只有夫妻双方相互了解,情投意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但了解一个人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一些信息如个人品质、性格、生育能力等,不经过一段时间共同生活,很难了解。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竟不知英台是女儿身。这些难于掌握的信息,对于婚姻至关重要,但婚姻市场的信息往往又是不完全的。

钱钟书曾将婚姻分为四类,其中一种叫“一见钟情”。可这种婚姻往往好景不长。在贝克尔看来,其主要原因正是信息不完全。婚前双方了解越是浮于平面,婚后原形毕露越快。

当然贝克尔也指出,婚姻早期触礁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离婚成本比较小。随着婚姻的持续,成本会越来越高,尤其孩子是父母连心锁,有了孩子以后,离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1

我觉得婚姻本身完全是可以不算做投资的。

现行婚姻法是教育女孩要保护好自己的利益。比如大家签字结婚不办婚礼,就没有花销。(谁让你们结个婚非要几十万的来去操办?)大家一起买房,分手均分就不算投资。

投资的前提是你期望通过这个模式获得利益。那么投资失败的事情很常见。(论投资你只能只赚不赔?)你拿到手的部分,正好是你付出的部分,这不算有损失,而男方原有财产是原有的,婚前的,跟你没关系。

换做你有婚前2套房,结婚离婚之后要分男人一套,你愿意?所以婚姻法就是提醒你,不要试图通过婚姻获取利益,谨慎处理婚前婚后的财产,最好不要产生难以分割的部分。

至于孩子部分,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可以让他跟你姓么,那么你前夫少付也就算了,不然就继续协议啊。他家的儿子跟他姓,法律按照你的收入来,但是你吃不消,要他补贴自己儿子也是天经地义。

王宝强和马蓉的事情就是更好的教育我们,要把感情和金钱分清楚,婚前财产公证,婚前签署好婚前协议,不可否认夫妻双方对家庭的付出,但是也不可以完全放任的不对婚内资产做监控(双方的)。

你又不是马蓉,你老公也不是王宝强,你好意思论投资?如果婚姻真的是投资,你投资了什么?自己的青春?还是子宫?那你就别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啊。

要说你投资这男人,等他成功之后赚大钱,他不争气,也不是婚姻的错对吧!

如果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那结婚就是为了离婚的。因为不离婚你就不能获得投资的收益啊。

第2个回答  2019-07-03

我认为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为例,有人认为爱情是两情相悦的美好,婚姻确是爱情的坟墓;

我觉得婚姻事实上用一纸契约制定了两个人的义务和权利。但大家都有可能发生违约的事情,例如一方藏有私房钱,这就是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可如果机会主义太过严重,便只能接触契约,这便是离婚。而一切所需要的费用,就相当于都是婚姻产生的交易费用。

比如,越是贫穷的地方,男人越是家庭的主导,因为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离婚对女人损失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是贫穷的地方,女性结婚普遍比较早,因为年轻女孩离婚了还能再嫁,这就部分抵消了男性的优势,让家里的权力更平衡一点。

再比如,嫁妆越多的女性,婚后承担的家务越少。因为嫁妆释放了一个信号:女方家底殷实,离婚也能过得不错。还有,中国家庭重男轻女,如果女人生了男孩,那么她在家里就更有话语权。

所以你看,婚姻其实是个很理性的经济行为,婚姻里有更大权力的人,往往是离婚时损失更小的人。

既然婚姻算是一种经济行为,那么这也是有成本和收益的,理性人的婚姻行为下意识的以最大化作为目标。当人结婚的时候需要付出成本的,结婚和组建家庭的费用为直接成本,结束单身时失去的自由算是机会成本。

一旦组成家庭,就是一种规模经济。这使得生活费减少并且共同努力增加收入,这便是实际收益。人在家庭环境中都是比较愉悦的,这便是心理收益。经济学家认为,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这才有了婚姻。可是成本太高,所以很多人宁愿继续做个快乐的单身狗。

第3个回答  2020-09-18

是的,婚姻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种经济行为。上帝创造出了男人和女人,男女之间在生理上存在需求关系。男人和女人分别是对方最大宗的消费品和客户;男女双双方都拥有自身的完全产权,在婚姻中是单个的经济自由体。

婚姻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交易的内容是对方的性别差异、物质金钱、权力名声、容貌才气等。所以,爱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

人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是有一个参照系数的,其实主要替有三个方面:外在条件、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牛。这就是婚姻需要的成本。

年龄、身高、容貌、健康等都属于主要外在条件,学历、地位、家庭背景等都属于主要社会条件,收入、财产、职业等因素都属于主要物质条件,这些都是我们在婚姻生活里的投资。

这些资产有的属于增长型,比如金钱、财富、品质,有的则属于减少型,比如和容貌、身材,而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拥有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增减是可以凭经验进行预测的。

男人对女方的选择较为看重容貌、才情,一般来说,容貌能够给男人带来视觉上的满足感,才情能给男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女人因其先天的生理构造,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经济上处于弱势,所以比较重视婚后的物质支撑,更看重男方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

当然,这些成本的关系可变性很强。有的人很有钱,可能会把对方的社会地位、年龄、美貌等当成重要的参数,而对方的物质条件则不那么在乎。

其实这就证明了人要是缺钱,就会把钱看得很重要,可谓各得其所。为了把婚姻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理性的个人总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选择合适的对象。

第4个回答  2020-09-18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婚姻是一种经济行为。

从经济角度来看,婚姻是一男一女以某种利益为核心,自愿结合,互为伴侣,彼此提供帮助的一份契约。在这里,性的满足和自身基因的延续,均被看成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在婚恋市场里,结婚的标准,是婚后效用和单身效用之间的差值。如果婚后产生的效用,大于单身时的效用,婚恋市场的单身者就会选择结婚。“婚姻关系中的伙伴,从对方那里获得的情感支持,仍然是婚姻最强烈和最基本的功能。” 的确,婚姻中彼此的陪伴、交流可以给对方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

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婚姻的另一项收益。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最好的解释说明。男女双方根据自身优势,在婚姻中形成互补,以提升家庭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上的收益。如:传统的家庭模式,男性外出打工,女性在家劳务和抚养子女。

或者更细节来说,结婚前各自所承担的房屋、家居、食物、出行等费用,在婚后因共享共担,其费用会有所减少。一项加拿大单身和已婚的研究对比发现,独立居住的单身男女实际上要比夫妻家庭多花费一半以上的钱,才能达到同样的生活水平。

稳定、美满的婚姻,所带来的收益之巨大,以上也有所说明。但是,有付出才有回报,其付出的成本,也是需要考量的。谈情说爱时的花前月下,谈婚论嫁时的讨价还价,以及告别单身贵族,进入围城里的相互容忍、协调,都是对婚姻所付出的时间、物种、精神成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