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障碍?成因、分类和特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思维障碍定义及特征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借助于词的作用,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进一步分析、比较、认识某些事物的特点,并利用以往的知识和形成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和推理,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完整的心理活动称为思维。正常的思维活动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思维以感觉、知觉为基础而产生,具有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即思维的具体性;思维活动进程有一定的目标指向,即思维的目的性;思维的活动常结合现实问题去思考,而不是空想幻想,即思维的实际性;思维能通过实践来检验、验证,即思维的实践性;思维活动在其形式上或结构上符合逻辑推理的客观规律,为人们所理解,并可相互交流,即思维的逻辑性。通常,正常的思维应具有具体性、目的性、实际性、实践性及逻辑性。

二、思维障碍的分类思维过程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缓慢、思维阻塞、赘述症。

思维控制障碍包括思维被夺、思维被插入、思维扩散等。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散漫、思维不连贯、思维破裂。

思维内容障碍即各种类型的妄想和妄想观念。

包含概念: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创新词,强迫性思维,思维奔逸,思维插入,思维迟缓,思维抽取,思维贫乏,思维中断,妄想,赘述症。

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应用独特的“象征”或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自己解释,而别人无法理解的一种概念转换称之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其特点是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如患者反穿棉袄算是为了“彻底暴露思想”。

抽象概念具体化显得很奇特,不经本人解释、说明,他人难以理解。如患者将红砖缚在脚上行走,称“走在又红又专的大道上”。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相对固定,一旦患者认定了即不再改变,尽管这种象征性思维别人无法理解,但患者依然认为这是一种再好不过的概念。

2.创新词又称“语词新作”,系指创造出一些词、字、语言或图形、符号等来代替仅自己懂得的病态概念,此症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归属于联想障碍一类。

其特点是患者有时自创一些文字或语言,虽然别人不懂而只有他自己懂,但他却认为别人也应该懂。创新字或创新词,或以图形、符号等表示某种特殊意义,这些可能是将几个不同概念的词缩合而成,称为观念缩合,也可了相反情况,把一个字拆成多个部分来理解。

此症状多见于西方国家,语词新作可能与使用拼音文字有关。

3.强迫性思维这是一种反复呈现的思维,患者明知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属思维控制障碍。多见于强迫症,偶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脑炎后遗症。

其特点有是患者反复出现一些想法、一些念头,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但又很难克服、很难克制,患者想克制又难以克制,是强迫性思维的重要特点。

患者反复去想一些特别的问题,如1年为何是365天?人为何只有2只手而不是3只手?这些问题既无法解答,又无现实意义,但患者穷思竭虑,这便称为强迫性穷思竭虑。

患者对于强迫性思维的态度各不相同,初期会表现较为强烈的焦虑,紧张不安,后期则有所好转。

强迫性思维常导致强迫行为,如总担心自己会讲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于是碰到熟人就会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捂住自己的嘴。

4.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忽,属于思维过程障碍,指联想速度明显加快,大量概念不断涌现,思维奔逸是躁狂症的典型症状。

其特点有是联想速度加快,思维活动涌如潮水,言语增多,概念像连珠炮样接二连三地产生。因此患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个话题未完,接着又转人另一话题。

患者因联想过快,常常感到舌头正在与思维赛跑,而舌头则永远落后于自己的思维活动。所以患者的话语常有遗漏、片断、前后脱节的表现。

患者话语中上下旬间常有音韵的联系,或有意义上的联系,又称为音连、意连现象。尽管患者言语中有些不切题之处,但最终仍能回到原来构思的主题上。

严重思维奔逸时,患者由于联想太快,不能将全部思想表达出来,以致语不成句,被认为思维破裂或思维散漫。

5.思维插入又名插人性思维。患者感到在自己的脑子内出现了不同于自己的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其特点是思维插入症状的基本特点为思维的自我属性障碍,即肯定地觉察到不是“自己”的思维。

症状的出现,不能由意志控制,有人将之称为“强制性思维”。

插入的思维内容常常是怪诞的,并常和患者自己的想法相悻。

这是一种自我体验,在客观上可无特殊表现,或者表现为对联想过程干扰所致的言语交流障碍,如言语中断或义不对题。有时患者诉述因而无法正常地工作或活动。

对思维插入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因该体验如此“异常”,常为之焦虑和苦恼,有些患者对之惊恐不安,但也有患者漠然处之,只有在医生询问时才诉述症状的存在。

患者常将此症状归咎于“外力”,产生继发性妄想。

思维插入的症状与强迫性思维不同。其根本的区别在于强迫性思维是自己在“想”,并无思维自主性障碍。

6.思维迟缓亦称思维抑制,是思维联想障碍中联想速度障碍的一种。思维迟缓多为病理性的,可见于各类精神疾病。

其特点是联想受到抑制,其速度减慢,思路阻塞,患者常常感到考虑问题十分困难,对于某些概念需要停留相当的时间才能反应过来,或思维活动局限于某一方面或在某一概念上反复纠缠不清,这又称思维粘滞。

随着联想过程粘滞,患者苦思冥想许久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故说话吞吞吐吐,难以出口,语量减少。言语缓慢,语音甚低。

7.思维贫乏是思维联想障碍中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联想数量减少,思维内容贫乏,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精神病及脑器质性精神病。

其特点是思维联想的数量较平时或以往明显减少,概念短缺,常在思维联想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以至发展到思维内容空洞贫乏。

随着思维内容空洞贫乏,词汇量也会减少,言语显得单调,常以“是”或者“不是”口答问题。与之交谈时,茫然不知所措,常默不作声,陈述问题时过于简单。

8.思维抽取又称思维被夺,患者感到自己的思维突然遭到外力的影响而被夺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其特点是思维抽取的症状属思维的自我属性障碍,即思维不受自己控制,而受外力控制。

患者的诉述常为“脑子突然变空”、“思想突然停顿”、“思想被什么东西取走了”。

患者认为这种情况系“外力”所致,即外来的力量或原因造成思维的突然中断。

对造成思维抽取的外力,可以是特指的,如机器、激光等,导致物理影响妄想,也可以是非特指的,笼统指为外力。

患者常伴思维阻隔症状,即在交谈中突然停顿,以后不能继续原先话题。有人认为,思维抽取是思维阻隔的主观体验,而思维阻隔为思维抽取的客观表现。但两者可以独立存在。

思维抽取的症状和思维贫乏、思维迟缓不同,因后两种症状均无思维的自我属性障碍,均无被外力抽走的体验。

患者对思维抽取症状的继发反应不一,多数患者反应平淡,但在症状初现时,部分患者可呈现焦虑甚至惊恐。

9.思维中断为联想自主性障碍,指意识清醒时,无外界原因,思维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片刻后继之新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其特点是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谈话突然中断,默不作声,并非为了选择适当的词汇,只是思维活动短暂停顿,虽又复谈话,但往往不能继续原有话题。患者可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患者在思维过程中,突然有另一种思维插入进来,称思维被插入。有时患者主诉自己的思维被外界力量剥夺了,称为思维被夺。患者的思维无法维持下去,继续思维的过程被阻隔,称之思维被阻隔。上述三种躯体被动性体验均可导致思维中断的产生。

10.妄想妄想是指荒谬的缺乏事实根据的,但是为患者所坚信不移的,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来解释的一种病态信念。妄想是思维障碍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症状,是患者在精神病理的基础上判断推理得出的荒谬的结论。这种荒谬的结论尽管与客观现实不符,但为患者坚信不移,不能用说服教育或摆事实、讲道理来纠正,也不能以经验教训来动摇。这种病态的信念,与患者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及通常的知识常识也不相称。

妄想是个别的心理现象,集体的信念则有时也会难以理解,但不能归于病态信念,则不能称为妄想。疾病的早期,由于患者批判力的完整性受损尚不明显,所以对妄想尚将信将疑,而到了疾病的某个阶段,则不仅坚信不移,而且妄想反映在患者的整个行为之中。有些患者妄想发展缓慢隐蔽,这种患者格外危险,他们四处控告,跟踪追击,隐蔽的妄想常会突然转为冲动行为,自伤、伤人、毁物时有发生。有些患者妄想发展较快,如躁狂症患者或麻痹性痴呆患者的夸大妄想,反应性偏执状态及更年期偏执症的罪恶妄想均属此类。有些妄想在环境改善时可暂时性得到缓解,但往往是缠绵终身,至疾病晚期,常常由于精神衰退而变得更为支离破碎。

妄想有多种分类方法,大致如下:

按发生过程分为:

原发性妄想。大脑突然产生的,找不到心理学的解释,与感知无关,与生活经历也没有明显联系,原因不明的妄想,如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回忆等。

继发性妄想。事先有别的心理过程障碍,并在心理学上可找到解释,妄想常继发于幻觉、情绪变化、人格异常、智能缺损等。如幻觉性妄想,情感性妄想。

按内容的系统性分为:

系统性妄想。妄想内容有系统,结构严密,范围较小,发展较隐蔽,较接近现实。

非系统性妄想。妄想缺乏系统,结构松弛,范围广而多变,内容荒谬且漏洞百出,没什么推理,较为明显的脱离现实。

按内容分类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及物理影响妄想等。

妄想包含的概念: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思维播散,妄想性回忆,虚无妄想,疑病妄想,影妄想,原发性妄想,钟情妄想,罪恶妄想。

11.赘述症又称病理性赘述。其联想过程迂回曲折,混杂有许多不必要的枝节,虽然最终仍能回到正题上去,但重点不突出,延迟了达到意图及目的的时间。常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其特点是赘述罗嗦,临床上以抓不住重点,过多地倾诉不必要的细节和无关紧要的分支为特点,通常表明该患者抽象概括和理解能力低下。

赘述尽管包含许多不必要的内容,但并未抹杀说话的主题或想要达到的目标,这不同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最后完全离题的思维散漫。

赘述的前提是愿意与人交谈,愿意尽可能告诉别人自己所知道的,不同于缺乏动机作用、缺乏主动性的唠叨。

除上述几种思维障碍外,还有几项不易归类的思维障碍症状。

内向性思维(autistic thinking)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楚的状态下,独自沉湎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或痴言痴语,或低头不语,时而窃窃私笑,时而怒气冲天,时而又表情漠然,整个精神活动与外界现实环境彻底隔绝。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仅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伴有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症状。

独语症(alone speaking)是指患者自言自语,内容多无法听清。各类精神疾病均可引起此症状。在儿童期此症状属正常现象。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躁郁症、神经症、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等。

失语症(anhasia)是指言语功能部分丧失,由局部性脑损害引起。包括:

(1)Broca失语症:说话少或讲得很慢,且费力,发音不清,表现为电报式言语,冠词、连词、助动词及语调变化缺乏,不讲语法,但理解能力较好。失语症常见于出血、缺血、梗塞、外伤等致额叶皮层下部(即Broca区)损伤患者。临床上易与思维不连贯混淆,本症病人意识清晰,虽语法不完整仍可达意,思维不连贯则是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产生的词的堆沏,不表达任何意义。

(2)wemicke失语症:说话很快、不费力。语法基本无误,但言语内容空虚,用词不准确,常伴有严重的理解能力缺陷。常见于大脑左半球病变患者。

缄默症(mutism)是指患者没有任何言语,任人询问始终一言不发,部分患者可用书写、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意思。本症患者没有失语,发音器官正常,只是精神运动性抑制或言语运动区皮层的功能抑制。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心因性木僵、抑郁性木僵、器质性木僵状态及癔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