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天天躺在床上会滩痪吗?

如题所述

1、老人瘫痪了还能活多久
老人瘫痪在床,翻身不及时致细菌感染。医生诊断,肺部感染、呼吸器官衰竭,并伴有脑梗阻和脑血栓,加上背部的褥疮,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事实上,瘫痪老人应该每半个小时左右翻身一次,夏天这样的天气应该每天全方位擦洗身体至少一次。否则,老人很容易因为细菌感染而身亡。

2、瘫痪是什么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3、瘫痪的临床特点
由于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病损常导致整个肢体瘫痪、一侧肢体瘫痪;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下肢瘫痪(截瘫,paraplegia)或四肢瘫。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急性严重病变如急性脑卒中、急性脊髓炎,由于锥体束突然中断出现脊髓休克期,肌肉牵张反射受抑制呈现软瘫,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持续数天或数周后牵张反射恢复,转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休克期长短取决于病损程度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并发症。
瘫痪的种类

周期性瘫痪通常在青壮年起病,男性多发。发病前可有饱餐、剧烈运动、酗酒、外伤、感染等诱因。发作初可有口渴、出汗、肢体酸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常在睡眠中或清晨醒来时发病。肢体酸痛常常自下肢开始,逐步向上,并累及上肢;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在数小时内瘫痪达到高峰。受脶肌肉的电兴奋性减弱或消失,与损害程度平行。深浅感觉正常,但少数病例可有感觉异常。发作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即可逐渐恢复。40岁以后发病者逐渐减少,直至停发。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中国以散发多见。发病诱因多为过度劳累、饱餐、寒冷等。多在夜间发病,呈四肢弛缓性瘫痪,很少侵犯呼吸肌。发作时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心电图出现U波。瘫痪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治疗可补充钾盐。高钾型周期性瘫痪。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国少见。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又称钠反应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罕见。
瘫痪的护理

定时清洗外阴、肛门。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但不可重压;病情许可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使排空膀胱残余尿。尿潴留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或密闭式膀胱潮式冲洗。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安医嘱定时作膀胱冲洗,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管及贮尿瓶。定期送检尿常规及尿培养,如有尿路感染,应及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并鼓励多饮水。
预防肺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咳痰,每2-3小时翻身拍背一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
预防肠胀气及便秘:鼓励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致胀气食物。便秘时按医嘱给服缓泻剂或2-3日灌肠一次,或行针灸疗法、腹部按摩。必要时可用手指掏出粪便。
预防跌伤跌伤、烫伤、冻伤:偏瘫伴神志不清时应加床栏;应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可超过50°C,要隔被放置,并经常更换部位,若作热敷、炙疗、理疗或拔火罐时均应注意防止烫伤;天冷时,肢体应及时加用棉套保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高龄老人天天躺在床上肯定会瘫痪的就是正常人如果总是躺在床上由于不活动不运动身体也会出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1-05
一般会滩痪的。因为老人天天躺在床上不动,会造成肌肉萎缩,时间长了就会滩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5
会肌肉萎缩厉害,时间久了可能不会走路了。
第4个回答  2022-04-02
由于长时间的卧床导致腰背部出现疼痛情况。这种情况和长时间的卧床有关系,和骨折过牵引没有太大的关系。要加强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