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在职权方面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首先来厘清一下常务这个概念。常务是行政体系中的口头叫法,事实上在组织干部序列并没有常务这个概念,无论是县级常务副职还是市级常务副职,亦或是省级常务副职,组织部正规行文只会标注副职及党内职务,比如县委常委、副县长,而不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那么,如何体现这个副县长是常务?这就要从他的其它职务和分工来确定,比如常务副县长一般都会兼任另外一个职务: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在其分工里一般也会明确“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等等职责,只要看到这些描述,你就可以明确断定他就是常务副县长。

常务副县长与普通副县长在级别上都是副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在实际地位和发展前景上有着不小的差异。

第一,常务副县长进了县委班子,而普通副县长没有。一个县的最高决策层就是县委常委会,进了常委,就意味着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对一些人事、重大事项有了话语权。因此,在县里你可以发现,只要是县委常委,无论是常务,还是委办主任、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权力大小可能有差异,但下面的行局和乡镇都会对他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县委常委会上有话语权。他可能不一定有绝对权力提拔一个人,县里的人事权基本上是书记和县长说了算,但他不爽一个人,绝对可以让他处处受制,坏你的事,甚至借某些机会建议免去你的职务。书记再大,某些时候也得听听班子成员的意见,否则有些事情就不好开展。这就是常委的价值,普通县长不可能做到。

第二,常务副县长管的面更广,且基本都是核心部门,而普通副县长则要少得多。在体制内,有句玩笑话:“当官不当副、当副不当常务”,说的就是常务的处境。常务副县长之所以称之为常务,和他分管的业务是副县长中最多有很大关系。常务副县长一般分管发改、财政、国土、审计、人社、外事、金融、统计等部门,以及政府一些较大的投资平台公司,涉及人财物一大摊,没有不和常务有关系的。也因为管的内容与人财物有关,其它副县长在推进工作上,很多时候都需要请求常务副县长协助,无论开会、调研及协调能带上常务的,都会想尽办法带上。总之,其它副县长管的,都是他管的,其它副县长不管的,也是他管的,常务副县长因此也被称之为“救火队长”,工作非常忙累。权力比普通副县长大,但权重责大,付出也比普通副县长要多。

第三,常务副县长是县长顺位的优先人选,发展前景更好,而普通副县长基本上很难一步到位县长。常务副县长在县长不在家的情况下,可以代表县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代行职权。对于常务副县长而言,他最大的优势是离县长位子近,可以一步到位县长,也可以折中先转副书记再进位县长,即便当不上县长,常务副县长也是县里推正处干部,比如政协主席、人大主任,或者推到市直机关任一把手的优先考虑人选。而一旦进入正处序列,就意味着未来有无限可能。相对而言,其它普通副县长首要、也是更实际的目标应该是进县委班子。前者的目标是县长或正处,后者是进县委常委,两者目标本身存在较大差距,孰轻孰重,高下立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2

公务员机关的领导干部,有些时候,所任的职务。仅仅是一字之差,却会使得彼此的权力,有着巨大的差别。比如,在县城,通常情况下,会有这样的两个职务——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

仅仅一字之差,到底是常务副县长的权力更大了,还是常委副县长的权力更大,二者的级别有没有差别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他们都具备两个身份,第1个身份——他们通常情况下,都属于是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当然是县委常委了。

常务副县长,一般也是县委常委。他们的第2个身份——都是副县长。不过,常务副县长的排名,比常委副县长要高。一般情况下,常务副县长的排名,在县长之后,而常委副县长的排名,在常务副县长之后。

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的级别,有差距吗?一般情况下,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都是副处级领导干部。也就是说,在行政级别上,他们并没有差距。

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一部分常务副县长,会保留正处级。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对常务副院长有所安排,因而,让他们保留较高的级别。保留正处级待遇的常务副县长,在行政级别上,就会比常委副县长“高半格”。

说完了行政级别,来说说二者的行政权力的大小。实际上。从这两个职务的名称中,我们已经可以窥见端倪了。很显然,常务副县长的行政权力更大。

“常务”是什么意思?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主持日常工作。也就是说。作为县长,主持县政府的全面工作,而作为常务副县长。主持县政府的日常工作,而作为常委副县长,只是按照职责分工分管自己的工作。

从刚刚我们简单的区分中,大家就可以发现,常务副县长的工作面,比常委副县长要广。一般情况下,如果县长外出,通常也是委托常务副县长主持工作。

从发展前景来看,作为常务副县长,也更有机会转正。当县长提拔晋升之后,常务副县长担任县长的机会也更大。对比,你搞清楚了吗?

第2个回答  2021-01-27

对于基层工作,很多人都不会太陌生,因为这是工作内容和我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在基层工作的人员来说,基层更是十分熟悉,而在基层工作当中,乡镇政府一般都是作为落实机构,按照县级政府的工作意见及要求,落实相关工作部署,一般来说,在县级政府当中,除了县长之外,还会设置若干副县长,在副县长中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到底有何异同之处呢?

首先,对于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两者都是政府的副职,都是作为县长的副手存在。一般来说,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在级别上都属于副县级干部,而且两者都可以在县级常委会上进行表决发言,对于各自分管部门的干部任用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也可以对全县各部门的干部任用提出自己意见(一般副县长没有这个权力),同时,在各别情况下,常务副县长有可能会高配至正处级,而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在常委副县长身上发生(挂职的一般不计算在内)。

其次,对于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两者的区别更多。在常委会上,常务副县长的排名一般只在纪委书记之下,大约处在5至6名,而常委副县长的排名一般在8至9名(县级常委大多维持在9人或者11人规模),不同的排名意味着不同的话语权,因此,在干部任用上,常务副县长的话语权力要大于常委副县长。

在工作分工上,常务副县长一般会负责政府的常务工作,分管政府办、财政局、发改局等权重比较重的部门,同时会协助县长分管审计局,对于自己分管之外的部门,常务副县长也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在县长空缺的时候,常务副县长可以代表政府出席相关需要县长才可以出席的会议。而对于常委副县长,一般分管的都是工业、环境、招商、城建等方面的工作,更多的是偏向于事务性的工作,虽然也不错,但是和常务副县长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常委副县长对于自己分管之外的部门,并没有太多的约束力。

最后,对于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两者的发展路线也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对于常务副县长而言,通常都是作为县长的后备人选,即使在下一步不能被提拔为县长,也会提拔至副书记岗位,增加其资历,而对于常委副县长来说,一般很少直接提拔至副书记,至于说提拔至县长,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常委副县长一般都会转任党委职务进行缓冲,之后再提拔至其他县级领导岗位。

总的来说,常务副县长和常委副县长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无论是在职业的发展上还是在其岗位的重要程度上,两者都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不是简单地字面意思可以解释清楚地。

第3个回答  2021-01-20
常务副县长是政府职务,常委副县长是党内职务,在职权方面常务副县长管理得更加广泛一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28
常务副县长是行政职务中一类,排位排在县长之后,在党内属于常务。常委副县长在党内属于常委、在行政上属于副县长,但排位在常务副县长之后。常务副县长在职权上属于行政二把手,协助县长主管行政全面工作,同时也分管一项或几项行政方面的工作。而常委副县长只分管一项或几项行政方面的工作。不管是常务副县长还是常委副县长在党内都属于常委,都有权参加县委常委会议,有权参加县政府常务会议,发表意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