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垃圾不分类会导致“二恶英”产生,这是种什么物质?

如题所述

我国600多座主要城市每年产生垃圾约2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并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约80亿吨,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三分之二城市已被垃圾群包围。

垃圾焚烧是一种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简单的露天的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污染大气和土壤。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垃圾焚烧技术获得了新生,世界各国相继建造焚烧炉,美国、日本、加拿大、丹麦、瑞典、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普遍使用垃圾焚烧法来处理垃圾。

我们群众担心最多的是二恶英类物质,但是你真的了解二恶英类物质吗?


什么是二恶英类物质?

二恶英类物质是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总称,它们是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由于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和位置不同,构成了75种PCDD和135种PCDF。其中有17种(2,3,7,8位全部被氯原子取代的)二恶英类被认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

二恶英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常温下是固体,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自然界的微生物降解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类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类很难自然降解消除。

如何控制二恶英类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保证炉膛燃烧达到850度,2S的要求。因为此条件下二恶英分解率超过99%。

2.采用低空气燃烧技术。空气越多,垃圾热值一定,烟气的温度就会降低,二恶英就有可能发生重构或分解不完全。

3.活性炭喷射。活性炭价格6000元/吨。

通过以上措施,就可以满足欧盟0.1ng/Nm3的要求。

焚烧并不加剧二恶英类污染

生活垃圾焚烧向大气排放二恶英类的量占我国各类二恶英类污染源大气排放总量的1.4%

对于垃圾的处理,焚烧与填埋哪种处理方式更好不能抽象而论,而要做到因地制宜。垃圾焚烧确实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但垃圾填埋同样也面临着二次污染问题。

现在一些媒体在介绍垃圾焚烧时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垃圾焚烧的危害,如最近有国内媒体转述西方报刊报道说“中国兴建垃圾焚烧炉的计划一旦实施,全球的二恶英排放可能会在现在的水平上翻番”,这完全与事实不符。

据2009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公布的文件,全球二恶英年排放量为13万克毒性当量,中国垃圾焚烧年排放二恶英为338克毒性当量。在对待中国建设垃圾焚烧设施的宣传上,西方一些媒体存在有意妖魔化中国的倾向。

我国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起步较晚,在焚烧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已经吸取了国外早期二恶英类污染的教训,掌握了二恶英类控制的成熟技术和方法。在对国内19个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中二恶英类排放量的检测中,只有3家没有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达标率达到84%。

从抽检中还看到,中国一些大型垃圾焚烧厂二恶英类的排放控制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标准,19家生活垃圾焚烧厂中有6家的二恶英类排放量低于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的实践上来看,总体说来,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厂特别是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类物质防控措施和控制技术是有效的。

鉴于二恶英类产生的普遍性,那种认为“二恶英是个坏东西,一个分子也不能让其产生”的看法不现实。人类不可能消除所有二恶英类排放源,因此也就不可能最终消灭二恶英类物质,只能在综合考虑环境、经济、人体健康风险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二恶英的环境释放。

初步估算生活垃圾焚烧向大气排放二恶英类的量占我国各类二恶英类污染源大气排放总量的1.4%,因生活垃圾焚烧可能会产生二恶英类物质就从根本上否定此技术是不科学的。

国外焚烧设施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小型焚烧炉二恶英类污染问题严重,集中处理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二恶英类物质容易得到有效控制。自1986年欧洲一些国家实施0.1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排放标准,已积累有25年的经验,达到0.1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二恶英类控制技术工艺可公开获取。

当烟气中二恶英类的排放浓度低于1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时,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996年美国环保局对俄亥俄州East Liver pool的一座废弃物焚烧厂(距居民居住地、小学和饮用水源地都很近且运行了10年)开展了广泛的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调查,耗资100万美元,完成的调查报告厚达3300页。报告结论是,此焚烧厂运行没有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拣出塑料就能控制二恶英?

在垃圾焚烧二恶英类物质污染控制对策方面,目前流行最广的说法是:“垃圾中的塑料是焚烧中产生二恶英类物质的来源,不预先把塑料分拣出,肯定会造成二恶英类的高排放”。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臆想。

生活垃圾中的塑料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等链烃,这些塑料与其他燃料成分的燃烧过程,从生成二恶英类物质的角度来看并无明显优势。二恶英类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生成与垃圾热值及焚烧工艺有直接关系,与生活垃圾中的某些成分不存在直接显著相关性(这与危险废物焚烧不同)。

人体内的二恶英90%来自食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经历着从"吃饱"到"吃好"的过程,而悄然而至的二恶英污染现象,可能在干扰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恶英在常温条件下为白色结晶物质,难溶于水,在强酸、强碱及氧化剂中仍能稳定存在;二恶英极具亲脂性,因而在食物链中可以通过脂肪发生转移和生物积累,二恶英持久存在或蓄积在食物链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而不断富集,对有较高营养需求的人类将造成影响。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二恶英影响很小,而且二恶英在高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达到750℃以上才会分解。二恶英毒性随着氯原子的位置和数目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含有1-3个氯原子的二恶英无明显毒性;在2、3、7、8位置上含有4-8个氯原子的二恶英才有毒性。

 随着氯原子数的增加, 二恶英的毒性将会减弱。二恶英最初特指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是二恶英家族中毒性最强的物质,其半数致死量为1μg/kg体重,有研究人员认为其急性毒性相当于沙林的2倍、马钱子碱的500倍、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但是二恶英的不同种类急性毒性相差悬殊,且存在明显的动物种属差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二恶英”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它的毒性非常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
第2个回答  2021-01-25
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是二恶英类的简称,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第3个回答  2021-01-25
这种物质是一种致癌物,是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21-01-25
二恶英是一类剧毒物质,可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激素,还可以导致癌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