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字体有哪些

如题所述

最好看的时钟字体

燕体、瘦金体、楷书 行草、行楷、仿宋体、 草书、 宋体、魏体、隶书。

1、燕体,也叫燕书、燕书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新书体,是当代书法家马永安所创。

2、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

3、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4、行草,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

5、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

6、仿宋体,一种采用宋体结构、楷书笔画的较为清秀挺拔的字体,笔画横竖粗细均匀,常用于排印副标题、诗词短文、批注、引文等。

7、草书,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8、宋体,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

9、魏体行书,即魏体行书化。不失用笔或方或圆、结字谨严方朴等魏碑之基本面目,同时写得放纵雄肆、精神飞动,使之兼有行书特征。乍看起来,似乎很是矛盾,不太可能,但我们的先人却用他们的卓越实践,给予了完美的解决。

10、隶书,秦隶、汉隶,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17-07-08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分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燕书字体和楷书字体六种,也就是五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分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分章草,今草之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12
。!这!一、一、一切为了你自己去、这么好、一切为了你自己做错的时间和事业发展规划设计理念来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