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绿色,健康,智慧,文化”型生态宜居城市

如题所述

十三五规划之下,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安防行业所担当的重要角色日益凸显和鲜明化,安防产品与服务也逐渐深入人心。当新型智慧城市如春风般拂过大地,迎面而来的机遇无处不在,只要加大力度壮大自身、紧紧抓住机遇,安防行业必将迎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繁华之春。

从数字城市到平安城市再到如今的新型智慧城市,以绿色、智能、安全为主题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迅速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安防行业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技术支撑之一。为此,在十三五规划下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会有新的变局。

一、在宏观战略层面,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首先需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的重要部署

国家重大战略提出了对不同城市在实施重大战略过程中的城市功能定位,这些城市功能定位影响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产业发展转型等方方面面,各个城市在开展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首先找准城市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的定位,依据功能定位去开展城市各方面技术信息化建设。

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极大拓展了安防市场需求空间

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已经确定了300多个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十三五”期间将会进一步扩大试点或在部分省市全面推广。2016年发改委联合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智慧城市,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一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和精细化,基本形成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二是要实现生活环境宜居化,提高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形成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在线防控体系;三是要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使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安防技术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和服务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社会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防盗报警、楼宇对讲4大类设备将得到大面积的应用。

三、在应用基础设施方面,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需要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公共支撑型应用平台建设

近两年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技术逐渐成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技术应用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极大地提高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性、监测感知实时性和管理服务的精准性。

十二五时期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社会导入期,该类技术创新中的大量关键产业和基础设施在金融资本推动下已经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将是此类技术的展开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革命的变革潜力将会扩散到整个经济社会,整个社会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的公共服务需求将更为强烈,如同对用水用电需求一样,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公共安全支撑型应用平台建设。

四、在社会创新管理建设方面

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安防建设要适应社会管理从集中管控向分布式社会治理这个趋势转变,因此需要充分加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来提高整个城市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分布式治理能力和自组织式治理能力。围绕改善民生、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点,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城市现有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建立广泛覆盖和深度互联的城市信息网络,对城市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构建协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利用,从而为城市运行和资源配置提供智能响应控制,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决策依据及手段,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智能信息资源及开放式信息应用平台的综合性区域信息化发展过程。

总之,十三五规划之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安防建设本质是智能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
金鹏信息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解决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