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目的在于什么?

如题所述

军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1912年1月19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实行了具有国民党特色的童子军训练制度,并规定了童子军军事训练的内容和管理。

1912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

扩展资料

我国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真正走向正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

并从同年冬季起,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行军训试点,后又增加了北京邮电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在两批14所高等院校中,进行了21个军事专业课题的训练。

从1955年至1957年间,教育部、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又先后批准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军训试点。

高等院校重点进行预备役技术军官训练;高级中学进行基础军事训练。实践证明,上述军事训练,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全国53个大、中城市的38所高等院校和70所高级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军训试点。1965年,根据党中央有关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当一段时间兵的指示精神,全国又有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下连当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8
军训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1-28
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样通过参西点_军训,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学到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意志。可以让人的行为习惯发生改变。可以学到很多平常学不到的东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1-28
塑造站姿,改善形象。锻炼身体。
第4个回答  2016-11-30
因为采用虚拟现实设备来保证队形整齐划一,
任何地方都可以啊,水面,水下,丘陵,丛林,山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