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文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年俗文化的历史起源年代久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是一幅多头多绪的历史画面。其实不然,就民俗文化而言,不仅传承有序,而且在经历了狩猎时代和农耕时代的灾难磨炼之后,先民们整理出了富有哲理并具有生命力的传承理念,这就是“除灾”与“迎新”熔铸而成的年节风俗文化。除灾是表达一年中的经历过程,其中包含取得的更新成果;迎新属于精神灵魂领域,是颂扬一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所显现的创造精神。
汉代除夕风俗,即现今的除灾与迎新。《吕氏春秋》记载:“汤始得伊尹,祓之于庙,熏以萑苇。”商代初期,崇拜苇子除灾风俗已经演变为熏苇子风俗。汤王建立商朝,任伊尹为相国之时,在宗庙为他除灾祝福,以有声有色的焚烧苇子作为庆贺仪式,其目的也是为了祝愿商朝昌盛发展而迎新。苇子化为灰尘已不存在,留下的是风俗的内涵:即为迎新而除灾,为除灾而迎新。区别在于,如果是除灾形式,迎新存在是意念;如果是迎新形式(例如迎新春联),其基础是现实灾情的意念,此即年文化传承理念的涵意。汉代人重视除灾的基础地位,故分为两天。除夕坐夜就是回顾和总结一年来的成与败,是传承理念在汉代民间的新发展,这为后代年节文化奠定了一种清晰的理念基础。防患于未然,忧患意识是理性思维,是我们祖先在除夕风俗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年俗文化第二次“革旧创新”,是在盛唐之后演进发展而成的迎新春联风俗。这次“革旧创新”不仅揭露清算皇家篡改古俗的丑行,并废除了皇家陋俗和陈旧观念,而且开辟了永世不衰的新大道--春联的诞生,在年节风俗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我们看到,春联的前期风俗,是兴于南北朝的所谓“桃符”门神,即在两个桃木板上画二神驱鬼,该形式实际上是汉代皇家陋俗的死灰复燃。其一是否定汉代在民间除夕风俗流行的“三崇拜”,即在门上画虎的除灾风俗,转换为门神形式;其二是以两个桃木板为皇俗“刚卯”招魂;其三,也是重要的一点,是将刘歆(秀)篡改《三海经》增加的二神驱鬼首次在社会上出笼,从而为后世皇家愚民教化制造了先例。
在河南民间的部分地区,至今还流传遗存的两项古代风俗:第一件是民间巫婆、神汉的巫术,是用一个小桃木板,其上写“桃符”两个字,然后用红布包裹起来,他们就持此物走街串巷为人家驱鬼治病。显而易见这是皇俗在社会上产生的恶劣后果。
第二件是在河南部分地区遗存的除夕“三崇拜”风俗,这是从汉代民间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珍贵资料。
当然,民间年俗文化并非与以帝王划线对立,历史上也不乏顺应民意的统治者和先进人物。商汤不重“形”的创新,表明他注重除灾迎新传承理念。西蜀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誉为首联,这如同年画的迎新题材。北宋改革家王安石赞扬民间“革旧创新”的迎新春联,提出“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倡导贴春联,废弃贴门神,从而引起“载体创新”改革,首次用红纸取代了桃木板。明朝李时珍作为医生著书立说,揭露皇家编造惑众谎言。朱仙镇在北宋时期对抗皇家制约迎新风俗,另辟迎新年画阵地,这种后继春联的创新精神是朱仙镇人真正的荣誉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8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2
小道消息:你知道古代过年需要跪下叩头多少次吗?
132万 2'20"
2018年发不发,就看这一天了!-涂鸦工作室
111.4万 3'2"
最有young新年俗:历代门神的名字你都叫得出吗?
124.1万 3'10"
最温暖的熬夜,除夕守岁背后的真正意义
133万 3'1"
南北方年夜饭大不同,今晚你想吃点啥?
81.5万 2'47"

年俗
年俗原指正月初一立春日这一天,可以开始中国的春节准备、庆祝活动,但其实这些活动早从年尾二十四就开始了,中国民间过年期间要进行祭灶、守岁、拜年、祭神、祭祖、除旧布新、迎禧接福、逛庙会等种种风俗活动,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年节在发展及传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在过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以各种方式来期盼来年的好运的习俗称为年俗。

中文名
年俗
外文名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隶属
风俗活动
民俗活动
辞灶,拜年,守岁,集福
定义
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
第3个回答  2020-04-25
年俗的问题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年的故事吧……
第4个回答  2019-02-02
年俗文什么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