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六年是哪一年?

如题所述

1917年。

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帝制。湖北军政府的文告和各省响应的宣言不使用年号,使用黄帝纪元;但革命党人讨论成立共和政府时,认为黄帝纪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

各省代表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职,通电各省,颁订国号为中华民国,并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号,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并改用公历。

中华民国成立前的纪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扩展资料:

民国六年大事件介绍:

1、张勋复辟

丁巳复辟,又称张勋复辟,是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

张勋,1895年投靠袁世凯,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残杀民众数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

清帝退位以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禁剪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时称“辫子兵”。1913年奉袁世凯命进攻革命军,重占南京,后调徐州任长江巡阅使。袁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7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13省同盟,图谋为清室复辟。

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

张勋复辟是指由张勋一手策划,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院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

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密谋复辟,段祺瑞则欲利用他对付黎元洪而支持其 入京。

2、护法运动

孙中山领导的以拥护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标帜的护法运动。1917年6月13日黎元洪在率兵入京“调停”的张勋威逼下颁令解散国会。

7月1日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6日孙中山等离沪南下,17日抵达广州,掀起护法运动,联合桂系、滇系等西南地方实力派,讨伐北洋叛逆。

1917年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1917年9月1日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10月孙正式就职,随即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

18日湖南零陵镇守使刘建藩等通电宣布湘南自主,护法战争爆发。陆荣廷指挥两广军队援湘,唐继尧亲率滇黔军队援川,分别与南下的北洋军队交战。

孙与旧国民党各派势力也发动各省党人组织护法武装,起义讨逆。护法战争的范围遍及粤、桂、湘、闽、滇、黔、川、鄂、陕九省,赣、浙、苏、皖、豫、鲁、甘等省及东北地区也出现规模不等的护法武装及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国纪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民国六年为公元1917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的时间为1912年,民国六年即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六年,所以民国六年为公元1917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扩展资料:

“中华民国”这个名称是孙中山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时正式和公开提出来的。

190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发表的英文著作《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中旗帜鲜明地率先提出:中国未来新生的共和国当以“中华民国”为国号;只有“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1905年8月,孙中山将此前所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誓词作为同盟会宗旨写进《中国同盟会总章》,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就在此时,他最终为将来新生的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号。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创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    

表明中华民国政府之设立,完全是为了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管理国家,中华民国的国家主权应该属于全体国民。孙中山在1916年作过全面阐述:

“何以不曰中华共和国,而必曰中华民国?此民字之意义,为仆研究十余年之结果而得之者。欧美之共和国,创建远在吾国之前,二十世纪之国民,当含有创制之精神,不当自谓能效法于十八九世纪成法而引为自足。……国民者,民国之天子也。”    

“民国”与“共和国”的本质是一致的。孙中山心目中的共和国与欧美并不完全相同,他认为应该创造性地学习西方,要避免欧美诸国的弊端,而在国号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权,比“共和”之意义更为积极和鲜明。后来中共建政,在一定时期内中共领导人仍然坚持沿用中华民国国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民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中华民国历与公元对照表 民国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西历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也就是1917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1-20
1917 ( 民国年份=公元年份-1911)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4个回答  2021-02-09
是 1917 年
清宣统三年辛亥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于武昌起义,推翻清朝帝制。湖北军政府的文告和各省响应的宣言不使用年号,使用黄帝纪元;但革命党人讨论成立共和政府时,认为黄帝纪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
各省代表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次年(1912年)元旦正式就职,通电各省,颁订国号为中华民国,并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号,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并改用公历。
中华民国成立前的纪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公式: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