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什么之年

如题所述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幼学之年.10岁 舞勺之年.13岁 志学之年.15岁(单髻.及髻.抓髻.)而立.壮室之年.30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40岁 艾老.服官政.50岁杖乡之年.耆年.60岁 杖国之年.致仕之年.70岁杖朝之年.80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90岁  破瓜之年.瓜字初分.碧玉年华.女子16岁风信之年.花信之年.24岁  在我国传统医学文献裏,关於「天年」(人类自然的年寿)的记载------如黄帝《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经.天年》三度提到人的天年为「百岁」,还说「人之寿百岁而死」;又如《尚书.洪范篇》以百二十岁为寿-----推算人的自然年龄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间,此与现代科学的测算大致相符,说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可以活到百余岁的。  但是遗传、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及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等因素影响,往往使人天年不遂,留下遗憾,故一般祝寿之辞,多以坚定之喻,献上祈愿。通俗者,若「寿比南山」、「寿比松龄」、「日月长明」、「福如东海」等。其实在这些制式外,社交场合中有些长寿的象徵性用语,更富隐喻之雅趣呢!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另外,「六十岁」有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的说法;「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岁」;期颐之年,则是「百岁」了。  始龀---指刚到换齿的年龄,约七、八岁左右。  志学之年---十五岁(男)。  及笄之年---十五岁(女)。  二八年华---十六岁。  花信之年---二十四岁。  春秋鼎盛---壮年时期。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花甲之年---六十岁。  悬车之年---退休之年。  从心之年---七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27
二十岁:弱冠之年
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追答

纯手敲,绝非复制

第2个回答  2014-01-27
应该是弱冠之年。。。
第3个回答  2014-01-27
弱冠之年。
第4个回答  2014-01-27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