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标准化管理

如题所述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标准化要一步一步的跟着企业的市场运作来转,一直转到这个角度,登上制高点,这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这三步曲中的每一步,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种种弊端,每个企业都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

扩展资料:

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用施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化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9
推进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持久、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标准化管理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与执行标准,而执行标准不仅代表着在指定管理行为或范围以具有公共约束力的一类秩序和准则规定为行为准则。同时,标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基础之上,代表着较高的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要求。所以,实现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也是管理进步的过程。需要持久、循序渐进的努力。下述建议供参考。
1. 采集并集中所需要的标准化管理信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条件分析。首先确认推行标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基础、执行标准的条件是否具备,选择标准化管理或者说执行标准的起点。首先是适宜采用的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次是采用标准的领域与类型——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2. 依据管理基础现实,科学制定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规划和计划。由于标准化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基础支撑,并且执行标准的选择也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一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或达到规划目标,所以需要根据管理基础的现实,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和计划,由点延伸到线,由线扩展至面,从基础开始依据规划和计划持久推进,逐步实现。
3. 根据规划和计划的需要,建立或完善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机构、机制与职责,分管理层次进行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将标准化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序列,成为管理组织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4. 按照规划和计划要求,贯彻和执行标准。将标准引入管理工作程序和流程,成为工作准则。形成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乃至建立全面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
5. 随着标准化管理工作进程,不断分析、总结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适当选择和适时提升执行标准的水平,逐步具备自行制定标准的能力,补充制定适合管理工作现实需要的自定标准,完善标准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标准化管理。
附有关标准的概念,供参考。
【标准】是为指定行为或范围建立并由公认机构批准的具有公共约束力的一类秩序和准则规定的文件。作为为建立统一秩序普遍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标准也对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意义重大。
【中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分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执行标准和推荐执行标准。
【中国现行采用标准的顺序】国际标准(ISO)、中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另外还有一类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是一类标准专业。
【标准类别】分三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协调在规定范围内的重复性技术事项的统一规定。
【 管理标准】是对协调在规定范围内的管理事项的统一规定。
【 工作标准】是对工作(作业)行为结果的统一规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1
推进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持久、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标准化管理意味着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与执行标准,而执行标准不仅代表着在指定管理行为或范围以具有公共约束力的一类秩序和准则规定为行为准则。同时,标准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管理基础之上,代表着较高的管理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要求。所以,实现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也是管理进步的过程。需要持久、循序渐进的努力。下述建议供参考。
1. 采集并集中所需要的标准化管理信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条件分析。首先确认推行标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基础、执行标准的条件是否具备,选择标准化管理或者说执行标准的起点。首先是适宜采用的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次是采用标准的领域与类型——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2. 依据管理基础现实,科学制定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规划和计划。由于标准化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基础支撑,并且执行标准的选择也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一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或达到规划目标,所以需要根据管理基础的现实,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和计划,由点延伸到线,由线扩展至面,从基础开始依据规划和计划持久推进,逐步实现。
3. 根据规划和计划的需要,建立或完善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机构、机制与职责,分管理层次进行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将标准化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序列,成为管理组织体系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4. 按照规划和计划要求,贯彻和执行标准。将标准引入管理工作程序和流程,成为工作准则。形成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乃至建立全面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
5. 随着标准化管理工作进程,不断分析、总结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适当选择和适时提升执行标准的水平,逐步具备自行制定标准的能力,补充制定适合管理工作现实需要的自定标准,完善标准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标准化管理。
附有关标准的概念,供参考。
【标准】是为指定行为或范围建立并由公认机构批准的具有公共约束力的一类秩序和准则规定的文件。作为为建立统一秩序普遍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标准也对最大限度地提高平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意义重大。
【中国现行的标准体系】分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执行标准和推荐执行标准。
【中国现行采用标准的顺序】国际标准(ISO)、中国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另外还有一类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是一类标准专业。
【标准类别】分三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协调在规定范围内的重复性技术事项的统一规定。
【 管理标准】是对协调在规定范围内的管理事项的统一规定。
【 工作标准】是对工作(作业)行为结果的统一规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2
标准化是运用数字模型来管理,而非人力,不是说有了标准就叫标准化,标准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承载着信息,所以进一步信息化。方能使得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现在的人对标准化的理解存在错误的理解,以计算机程序运行为例,将信息转换成了二进制数字进行编译,知道一串二进制数字就能知道需要的信息。以产品标准化为例这么多尺寸如何把握?就是将产品尺寸数字化,产品工艺数字化。如何理解?比如一个产品尺寸是60.那么按照优先数10就应该命名为N71。如果尺寸是90,命名为N78. 当计算机识别编码N78的时候,自然会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