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在国内涉及的领域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以预料发展前景与空间是巨大的,那么它的宗旨,内涵,将指引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对于国内有怎样的深远影响?

文化产业的范围为: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文化产业的界定 由于文化产业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所以什么是文化产业,众说纷纭。全国政协与文化部组成的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在2001年对国内部分省市作实地考察,并在总结各省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文化产业和公益事业两者共同构成了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我认为这一界定较符合现实,也与国际经济学界的探索基本吻合。 把文化划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国际、国内学界、政界的共识。但是对于二者的区分,目前学术界还缺乏深入探讨,一些学术论文、新闻报道、政府文件和领导讲话,对二者的区分也不是十分严格,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有些文化既归入文化事业范畴,又归入文化产业范畴。 文化产业作为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人们所熟知的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当时欧洲知识界称美国文化为“文化工业”,取严厉的批评性态度。第二个阶段,以1990年时代华纳合并为标志,美国开始实施对各类传媒的“非管制化”政策,使得象时代华纳这样的特大型文化产业组织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趋势,并开始进军国际市场。这使得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像法国,在文化上感觉到威胁,他们因此提出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应对战略。第三个阶段,最近讨论比较多,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新经济发展趋势之下,世界各国都已经把文化发展战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开始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起码是那些已经决心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得那些国家,我们可以以文化意义的创作与生产为文化产业的基本定义,按照这种生产的不同环节,将其区分出“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负载文化意义的产品的复制与传播”,以及“赋予一切生产活动和产品以文化标记”三重不同的定义。当最后一个定义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时候,一个重大的发展趋势就显示出来了:为知识经济所推动的全球化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非物质性的、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已经成为超越民族国家的典型的增长领域,文化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领域。上述概念有其对应性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且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有其对应性的国家。第一个概念最为传统,象我国这样的国家,至今仍然在使用“文化艺术事业单位”来指称文化产业,就可归属其中。第二个概念是进入工业社会的产物,特别形成于本世纪,在普遍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作为一种市场保护措施而提出来的。欧洲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就是如此产生。第三个概念实际上已接近于文化产业概念的消解,主张这种文化产业概念的国家实际上意味着,他们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主体,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美国无须讨论文化产业的问题,因为美国的文化传媒巨无霸已经无人匹敌。文化产业的概念实质上服务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实质上意味着需要借助于国家政策的力量,支持一国的文化事业以超常的方式发展与转型。“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不可不意识到这个含义。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势文化产业的三重定义,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已经展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重合或者融合的过程。这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有意识地采取相应政策,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大势,不可不为,也不得不为。具体说,国际性的产业发展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基本趋势:1、传统产业服务化:通常对产业发展的描述是所谓的“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经济现代化的程度用“第三次产业”发展的程度,即服务业发展的程度来表示。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国家,GDP中80%已经来源于服务业,服务业对传统制造业起支配作用。关于近十年来美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差别的分析(见参考消息,2000年4月10日)认为,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近年来的差别,原因就在于服务经济的发展程度; 2、服务产业知识化: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仅在于服务经济的总量比例,而且在于服务经济本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日益居于主导地位。在服务经济同样发达的国家中,美国与其他国家(如欧洲国家)的区别就在于,美国的服务经济日益具有“新经济”的特征,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美国经济的动力。其中,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扮演了主要角色。美国商务部估计,电子商务已经影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0%。(见参考消息,2000年4月7日);3、知识产业人文化,再进一步分析,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中,在推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起着主要作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中,人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于是,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的主体。例如。在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如影视和音像)已经成为最大的出口行业,在国内也越来越成为提升与覆盖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超级产业部门。4、文化产业网络化,就文化产业自身而言,随着技术基础越来越转向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经济基础越来越转向网络经济(现代风险资本市场),就越来越超出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成为对传统的产业产生支配性影响,对经济的整体面貌起至关重要的变革作用的力量。因此,传统经济服务化、服务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人文化,文化产业网络化,这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基本走向。未来的“新经济”是“人文化的知识经济”。当代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国际性产业发展有其固有的逻辑顺序,但是这种阶段性发展过程还有两个日益突出的特征,即“空间上的逻辑叠加”,与“时间上的加速度”。前一个特征指,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具体到一个国家,往往是前一个阶段发展没有充分完成,后一个发展阶段便“叠加”于其上,而且降低前一个阶段发展的必要性,于是出现根据后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重组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的情况(比如,网络出现以后,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影电视的重要性就下降了);后一个特征是指,新技术的发明与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是后发国家,越是能够直接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令其产业升级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表现在无须按照原有规模对传统产业进行投资)。 于是,出现一个可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后发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与先进国家处于同样的起点之上。这可以成为“后发优势”论的一个理由。我们应该在这个观点下,重新理解在我们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安排我们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以上述观点来看,我国的经济管理部门,应该在指导思想上扭转一些传统的认识了: 1、应该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因为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我们具有5000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史,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物与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我国是世界上个独一无二的资源大国。仅仅以旅游产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在“新经济“时代,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2、应该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观念。因为仅仅从物质产品的总量的角度已经无法估价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就一些传统产业而言(特别是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应该以“下游化”的观点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代表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应该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内容作为其价值主体来加以估价。例如,在传统的通讯业中,开放性的“接入”与“服务”将日益取代服务手段,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长点。3、最后,应该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由于许多产业将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其依赖于国家支持的“事业”性质将越来越淡化,国家再也无须通过财政拨款,以“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对其加以限制。在这个时候,如果说还需要国家的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应该是一种“产业政策”性质的支持,即促使从事文化工作的个人与单位尽快地与市场链接。要言之,是形成“造血机制”,而不是继续“输血”。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我们将看到,文化产业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文化产业将为一大批产业生产附加价值。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的阶段,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只是刚刚出现,但是,很多人已经看到了,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与一大批传统产业迅速融合,这种融合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作用,使其价值迅速增加。例如:我国的服装设计业正在崛起,将提高传统服装业的产品档次和知名度,为传统服装业产生巨大的附加价值。还有广告业,旅游业等等,文化更是其生命力所在。最近,传统产业与“新经济”网络业的迅速结合,为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近年来,我国耐用家用电子消费品的价格竞争愈演愈列,“做减法”似乎成了获得生存优势的唯一法宝。实际上,如何我们真正仔细地考虑一下消费者的需求,考虑一下现代人对于生活的追求与感受,我们是完全可以以人文设计与技术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在这方面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代表东方文化的文化符号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作用,正在日益地显现。其次,文化产业将转换一些产业的价值主体。根据我们的研究,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无法独立发展,而是成为“高科技”和“高文化”联姻的产业。文化产业在越来越成为高科技产业的“内容”,而高科技产业则成为这些文化产业的“载体”。显然,在这个发展趋势中,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价值主体。比如,美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已将信息产业的定义从“信息载体”(硬件生产)改为“信息内容”,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娱乐产品,这一改就将信息业变为文化产业了。近年来,我国通讯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争论,关于“初装费”,“话费”等等话题引起了大量讨论。电讯业收费过高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实际上,这里涉及到对通讯业价值主体的认识问题。从国际发展趋势看,通讯产业的利润区域随着带宽的迅速增加将日益转向“增殖服务”,也就是信息文化内容服务。欧洲人已经提出了“信息社会第二发展阶段”的观点,认为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将出现“内容革命”,信息文化内容的提供将决定经营传媒手段的公司的生死。我国的通讯业如果不注意这个发展趋势,将在加入WTO,面临国际竞争局面时,失去最佳发展机遇。没有人会认为建造一个百货商场应该通过收门票来回收资金,那么为什么有人却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通过收取“话费”和“网费”来回收通讯产业投资呢?最后,创造新型的文化产业的“业态”,在对传统产业重组后将形成一些新型文化产业门类和就业机会。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很弱小,产业的整体“转型”还进行之中,但是,实际上,各种新兴的文化产业门类已经产生,为我们这个处在转型中的社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具体表现为在实现了高技术和高文化联姻之后,自身向“文化服务业”转化,并以文化服务业的形式向所有其它行业渗透。如信息娱乐业,提供个性化娱乐服务;如网络服务业,提供个人资讯服务、如教育服务业,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如咨询服务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商务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等等; 根据上述分析,当代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逐步深入,直至起到全面支配的作用。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完全应该重新认识。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特征文化产业的巨大影响集中表现在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发展上。根据我们的研究,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发展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全新的特征,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1.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已经建立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之上,可以实现无成本复制和传播、个性化与互动式服务、多媒体界面、虚拟现实、生活性的渗入,等等;2.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大型国际化跨国文化传媒巨头,在文化产品的制作上实行大投入,并且通过国际化销售网络,实现高产出和高利润;3.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范围经济”特征。大型国际化文化传媒巨头实行跨行业多方面经营,跨行业和超竞争的组合,以便实现范围经济利润,等等;4.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具有“网络经济”特征。大型国际化文化传媒巨头借助于网络经济和现代资本市场的金融杠杆,实现低成本的扩张与快速度的整合,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全面改造。(比如,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合并)现代国际文化产业组织的网络经济特征特别值得我们注意。有人将网络经济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注意力经济阶段,内容经济阶段,电子商务阶段。这大致可以看作:吸引投资、整合资源、形成市场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整个经济转型的过程就完成了,网络经济(新经济)借助风险资本市场这个现代金融杠杆,跨越了以往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里,文化产业迅速浮出水面,走在了最前列。在从前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曾经利用国家行政权力的杠杆作用,来完成对整个经济的转型。这表现在国家信用膨胀,对外发动战争,利用战争物资的大宗定货,滋养大型资本主义企业,彻底消灭手工业行会。“新经济”的转型利用的是资本市场以及形成的金融工具,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地完成转变,其基本特征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7
提高国民素质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