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打慈粑是多久啊

如题所述

老家打糍粑的方法:一般都是把蒸熟的糯米倒放在一个石臼,老家人的土话叫做石“对窝”里擂打,舂打(先是擂打,最后才是舂打)。石臼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弯子只有个几个。虽然归属是某几家主人,但大家都在相互的使用,借用,几乎没有分彼此。石臼上大下小,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有一些石臼打制得很精致艺术。里面也很质感细腻,平整光滑。外面同里面一样,而且还錾刻着各种字体,各种花纹图案。那样的石臼,都老祖宗流传下来,乱说都有好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历史。里面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那样的石臼,都是当时老家著名的打石头方面的能工巧匠,用今天的话叫专家打制而成。如今,莫要说那样的石臼,就一般的石臼都快要绝迹了。所以,那样的石臼,绝对也可以说是越来越珍贵的文物了。擂打,舂打糍粑的工具一般是木杵,老家人土话叫做“对窝”棒。木杵两头是两个大碗口粗,长条形冬瓜状的木锤,被中间一根长一米七左右的木杵把“挑”着。一个石臼一般准备两根木杵,一般两个人打就够了(我说的一般是两个人,当然也有一个,三个不等进行打的),或者进行轮换。多了也没有多少用。打的人多了,反而碍手碍脚碍事,施展不开,使劲不起来。
打糍粑是个相当费劲体力的劳动活。因为糍粑在石臼里要用力反复的,翻来翻去长久地擂打,擂打,擂打……最后又不停地舂打,舂打,舂打。蒸熟的糯米才能打细腻,打黏稠糍实。打得越细腻,越黏稠糍实越好。打不了多久,就是在最寒冷的冬天,就是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很快都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所以打糍粑,一般都是两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对打。打糍粑的时候,一般不很需要女人,老人的——没有劳力的家庭例外。女人,老人只是在石臼旁边打杂:要么给石臼的里添加一点水,要么端着盆子准备接住打好了的,撬起来糍粑。至于我们小孩们围着石臼,既不是来帮忙打杂的,也不是来助威的,我们目不转睛的盯着糍粑,流吞着清口水,除了想吃,还是想吃。其它的,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打糍粑,相当费劲体力的同时,也需要技巧。打糍粑时,打糍粑的人是需要相互秩序,有机的配合协调的。打糍粑的人,双手前后一定距离,紧握木杵三分之二那个地方,以四十五度角倾斜对着石臼里,热气腾腾蒸熟的糯米。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你木杵抽拉起来,我木杵擂打下去。我木杵擂打下去,你木杵抽拉起来。一上一下,一进一出,匀称地,均匀地,不快不慢,不慌不忙,一前一后,围绕着石臼一边不停的擂打,一边不停地来回转圈。最后,要把蒸熟的糯米,每个地方,每粒糯米都要擂打,舂打到,而且还要舂打细腻,黏稠糍实。不能毫无章法地乱来,乱打。如果毫无章法乱来,东一杵,西一杵。既费时,费劲,费力,还不讨好地:打出来的糍粑,粗细不均匀。一些地方粗糙,一些地方细腻,还不黏稠糍实。追问

是多少开打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