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终极智慧”、“辨识智慧”。

出自:印度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

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扩展资料

求佛道智慧者:

菩萨从初发心已来,行六波罗密,破魔军众,及诸烦恼,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无余涅槃。随本愿力,从是中间,所有智慧,总相别相,一切尽知,是为佛智。若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

‘波罗密’波罗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萨随所修智慧中,能具足五种心者,是时般若名波罗密也。何等五?一者了知智慧实相,非境非智,心无所得,而能遍学三乘智慧,及一切世间知见。余四心如檀中分别。

菩萨能如是,于所修智慧中,具此五心者,随所得智慧,因中说果,皆具三义。是以菩萨所修智慧,皆名行般若波罗密。若至无上菩提道果,方是般若波罗密具足成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 (宗教术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3

般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是根据梵语音译的佛教术语,意为智慧,为三无漏学、六度之一。 

般若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高僧支娄迦谶所译的《道行般若经》,距今已经两千年了。般若在中国没有相当的名词可以代替,所以译经家不直接汉译为“智慧”,而以音译。

《大智度论》说:“般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浅薄,是故不能称。”即我们一般人所说的智慧不能完全概括般若的内容。

佛教徒认为,般若是经由内观所产生的正见,是深刻地体验真理所得到的特殊智慧,代表了一种与常人不同的世界观;般若是解脱世间烦恼、了生死的大智慧。佛教认为,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或者为了达到某种实用目的的智慧,是方便智。

扩展资料:

般若思想内涵

从字面上来看,“有”和“空”是矛盾的。“有”的存在是一种假象,“性”是指它的本质,本质是“空”。《中论》卷四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因者是主要条件,缘者是辅助条件,主要条件和辅助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般若三经”的社会文化价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在印度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扩展资料

在日本,般若是传说中的一种鬼怪,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怨灵,据说是因女人强烈的妒忌与怨念所形成的恶灵。般若也有其类别之分,基本上有笑般若(わらいはんにゃ)、白般若(しろはんにゃ)和赤般若(あかはんにゃ)三大类。

般若的读音有两种读法,来源于不同的起源。(Hannya mask)是日本传统的能剧艺术中的一种表演元素,象征着嫉妒凶恶的女性妖怪。而般若面具的来源,按照能剧面具数据库(Noh Masks Database)一般有两种说法。

1、原自著名面具工匠般若坊,传闻般若坊制作出了这个面具,所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此面具。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名般若坊按照中文直译读成拼音bān ruò。

2、人们认为制作这样一个形象的面具需要面具工匠的大智慧让人们打开双眼看世间的万物的真实一面(即嫉妒心的丑陋)。这样的智慧在佛教里叫做般若。由于日本的佛教是中国引入的,所以佛教中的智慧传到日本实际上用的是汉字般若。按照这个来源,应该读作bō rě。

至于哪个来源是对的,这样妖魔鬼怪传说的事情本身就不可考证了,但是其背让人思考的人心的妒忌会成妖怪才是让人值得思考的。

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般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07

般若(bōrě),梵语Prajna的音译,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

在印度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扩展资料:

般若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或者“般若波罗蜜”,意思是智慧。佛教认为,般若智慧是一种洞视彻听、明了所有的无上智慧,与凡世间的聪明智慧是不一样的。为了区别于人们通常说的“智慧”,所以称为般若。

中国文化讲的智慧是那种能够辨别是非、辨别事物不同情况的智慧;而佛教里的"般若"恰恰是让我们来消除这些分别,也就是说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

世间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相叫“智慧”。若想得到人生的智慧,就要在一切人、事、物中去体悟其中的奥妙,在奥妙中掌握其中的规律,这样才能主动去运转各种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否则我们的心每天都会被千变万化的人、事、物牵着鼻子走而困惑终身。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六种,就是所谓的六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第六种是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2-03

般若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

在印度瑜伽经典《瑜伽(合一)经》中有明确定义:辨识智慧是消除见者和所见结合并引向解脱之道的方法,通过合一各分支的实践,不纯逐渐减少,知识之光将照亮辨识能力。

合一的八个分支:外律、内律、调身、调息、制感、凝神、入神、合神。这个辨识智慧通过七重分支,到达最后一重。

扩展资料

六般若是一而六,六而一,无非是回到当下,请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

1、文字般若:“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这句话是文字般若;

2、方便般若:大家仔细看佛陀圣像手中的金婆罗华这个行为是契入般若境界的方便,是方便般若;

3、观照般若:您仔细看金婆罗华的时候行为就是观照般若,妄想皆无,这时已经远离了分别意识,就是观照般若;

4、实相般若:这时候您的心灵境界就是实相般若;

5、眷属般若:这时候您已经成就了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所以,其它五度当下成了般若的眷属,宇宙万法当下成了般若的眷属,所以是眷属般若;

6、境界般若:这时候您的自心一方面没有妄想,一方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同时具备这两点的现前一念、当下一念就是佛境界,所以是境界般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般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