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为何?4个原因让人无可奈何

如题所述

几十年前,对于农村人而言,农村办酒席是最热闹的事情之一,被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办酒席的人家一般是发生了大喜事,比如孩子结婚。
每到这时,亲戚朋友们都会聚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地庆祝,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然而近年来,农村酒席却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儿,大家到了酒席上都是匆匆地吃完饭就走,甚至亲朋好友之间有的都不熟悉。
村里的老人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既见过农村酒席最繁华的时候,也见过农村酒席最落寞的时候。
老人直言,之所以会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由于以下这4个无可奈何的原因。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如今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经成为了人和人之间相处最基本的默认的规则。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出行都开上了小汽车,因此在酒桌上是拒绝喝酒的。
然而对于农村酒席而言,喝酒才显得热热闹闹,不喝酒自然是少了一些人情味儿的。
其实,也不能怪罪客人故意不喝酒。
有的客人开车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给东家庆祝,之所以选择开车,是因为从城市到农村更加方便,但是在参加完农村酒席之后,自己还要回到城市工作,因此不是不喝酒,是没有办法喝酒。
农村酒席的热闹,自古以来都是在酒桌上进行,虽然少了喝酒这一项之后,虽然东道主和客人依然交谈甚欢,但是总觉得之前少了一些人情味儿。
时间久了,喝酒不开车也成为了很多人不想喝酒的借口。
年轻人工作繁忙,没时间参加酒席
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于城市而言比较落后,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很多年轻人都去城市打工,有些人甚至背井离乡,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这种选择虽然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却也使得自己远离家乡,没有办法参加来自农村的酒席。
在几十年前的农村酒席上,亲戚朋友们这热闹闹的,坐在一起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小孩子,大家一起互相介绍彼此,聊家常聊生活。
但是由于年轻人的学习,如今的农村宴席上几乎只有老人和小孩,相比于之前人数上少了很多,因此自然也萧条一些。
另外,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大多上了年纪,不仅腿脚行动不方便,由于精神状态不佳,说话时也有气无力,在交谈的时候难免少些热情。
小学生由于要到学校上学,因此很难如期参加酒席,如此一来,农村酒席上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也没之前热闹了。
酒席变了味,为了赚钱办酒席
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因此除非是家里有大喜事,否则一般是不会主动办酒宴的。
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酒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由于参加酒席是需要随份子钱的,有些人认为自己随的份子钱太多,因此便想多办几场酒席,从而把这些份子钱给赚回来。
于是,有的人结婚办酒席,离婚办酒席,生孩子办酒席,孩子生日也要办酒席,对于亲戚朋友而言,如果东道主办了酒席,自己不去捧场似乎不太合适。
但是如果酒席的次数办得太多,自然是会觉得烦闷的,因此自然也不太愿意去酒席捧场了。
份子钱越来越高,生活压力太大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了,但是份子钱却也随着越来越高。
几十年前,农村办酒席的初衷是为了庆贺家里发生的大喜事,来往的客人们只需要带一袋白糖或者是带一袋鸡蛋。
然而,如今参加农村酒席,随的份子钱大多是三百五百,有的甚至一千两千。
如果是仅仅给一个人随份子,其实经济压力倒还不算太大,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亲戚朋友,多场农村酒席加起来每个月的份子支出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尤其是到了过年期间,许多人家都开始办酒席,过年期间随的份子钱都赶上几个月的工资。
随份子给生活造成了太大的压力,所以人们自然是不愿意,即便碍于面子原因到了农村酒席,也会因为份子钱的原因觉得心里不舒服,在酒席上热情不起来。
总之,农村酒席和几十年前相比已经大变样,人情味儿越来越淡了。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