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期中考了可以给我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的全部复习资料么?谢谢!

我书的太多了看不懂哪些是考点。

高一经济常识上学期期中模拟复习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3把斧子=1只羊”,这一等式表明
  A、3把斧子与1只羊的使用价值相等   B、3把斧子与1只羊的价值量相等
  C、3把斧子与1只羊互为等价物     D、3把斧子是1只羊的交换价值

  2、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A、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   B、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
  C、水果店里已经腐烂的苹果 D、农民交给地主的实物地租

  3、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劳动积极性不同 B、劳动生产率不同
  C、使用价值不同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4、从根本上说,商品的价格水平取决于
  A、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商品的供求情况
  C、人们对商品的偏好         D、物价部门对商品价格的确定和调整

  5、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表现为
  A、交换价值 B 、 一般等价物 C、价格 D 、 价值量

  6、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普通百姓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因为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少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减少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断减少

  7、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8、在平时的市场交易中,讨价还价是普遍的现象。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的最后成交,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解决的结果。由此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B、受当时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C、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D、具有不确定性,由买卖双方共同决定

  9、肯德基出售的家庭套装每桶标价是55元,这55元是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B、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C、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
  D、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

  10、人民币作为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

  11、海尔在建厂之初只是一个小企业,如今海尔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海尔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海尔长期坚持“零缺陷”的质量标准,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这一事实表明,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
  A、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 B、反映企业生产规模 
  C、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 D、表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用1元钱买了一瓶矿泉水 B、一台彩电价值2980元
  C、贷款20万买了一处房子 D、出租房子得到租金1000元

  13、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不会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原因是
  ①公有制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②国有经济的比重没有降低
  ③国有经济仍然起主导作用
  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甲生产皮鞋,乙生产上衣,假设1件上衣=1双皮鞋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当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甲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则甲的两双皮鞋可以交换乙的上衣
  A、1件 B、2件 C、 4件 D、8件

  15、在商品供应量不变的前提下,纸币的发行量为200亿元,事实上却发行了400亿元,这时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
  A、原来纸币的购买力  B、0.5元的购买力 
  C、原来2元的购买力   D、无法比较

  1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的实现形式是
  A、统一的市场 B、不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D、国家的宏观调控

  17、对一般等价物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它存在于偶然的物物交换中  B、它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C、它出现在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 D、它本身不是商品

  18、“商品——货币”被马克思称为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段话表明
  A、所有商品必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B、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卖不出去,使用价值就白费了
  C、商品生产者要关心商品的价值,如果商品不能按价值卖出去,他就有可能亏本甚至是破产
  D、只有商品变为货币,才能实现它的使用价值

  19、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之所以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
  A、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使供求关系发生改变
  C、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注重质量
  D、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20、将商品与劳动产品相比较,其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①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②它们都消耗了人们的劳动,都形成了价值
  ③二者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④商品是个历史范畴,劳动产品是永恒范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1、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根源在于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货币是黄金和白银
  C、货币是商品,本身有价值 D、货币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①商品的价值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供求关系 
  ④纸币的发行量  ⑤国家的宏观调控 ⑥商品的使用价值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23、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总是想得到社会的承认,要想得到社会的承认,首要的前提是
  A、产品的质量必须合格 B、产品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产品必须卖出去   D、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4、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计量商品价值量的天然尺度是
  A、货币 B、等价物 C、一般等价物 D、劳动时间

  25、商品与使用价值、价值的关系是这样的
  A、凡是商品必然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B、凡是有价值的物品必然是商品
  C、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一定有价值  D、有价值的物质必然有使用价值

  26、右图示没有表明的是

  A、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B、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价格引导生产,生产影响供求 D、价格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

  27、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⑤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的公有成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③④

  29、之所以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
  A、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经济的消极作用已经消除
  C、非公有制经济能过渡为公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能加快生产力发展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继续“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回答30—31题。
  30、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从根本上说
  A、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改革   B、发挥了个人的积极性
  C、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D、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

  31、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因为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它适应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D、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能发展生产力

  2003年3月,湖南电视台请几位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坐客《财智时代》,其中一位企业家谈到,在工业化初期,因为是流水线加熟练工,所以强调对企业的严格管理。而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或者说知识经济时代,员工是白领,公司的发展靠他们的创造性。让员工持有公司股份,与公司利益挂钩,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回答32—33题。
  32、这位企业老总所说,是在
  A、批评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
  B、探索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
  C、倡导以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取代人对人的管理
  D、树立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33、如果员工持股参与公司的收益分配,那么,他的收入属于
  A、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B、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明显,中央及时做出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回答34—35题。
  3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生产力水平低
  C、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D、自然资源贫乏

  35、西部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①中央要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国家要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④发达地区要无偿援助西部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二、主观题(30分)

  36、简要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的政治经济学道理。(10分)

  37、有人说,商品推销三件宝,质量、包装和广告。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8、有人认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就是要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观点对吗?请谈谈你的认识。(10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A 5、C 6、C 7、A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A 15、B 16、C 17、B 18、C 19、D 20、B 21、C 22、C 23、A 24、D
  25、A 26、A 27、C 28、B 29、D 30、C 31、B 32、B 33、C 34、C 35、B

  二、主观题

  36、答:(1)、这一路子符合客观规律的客观要求,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有利于国企走出困境,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
  (2)、部分国企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与刺激作用的表现,也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降低成本,从而减少个别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4)、“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与调节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表现,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客观要求。这样可规范市场竞争,有利于整个国有经济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无效投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

  37、(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消费者购买商品既重视商品的质量(使用价值),又关心商品的价格(价值),人们在选购商品时,总是要寻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2)题中的质量、包装都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广告具有为消费者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提供信息服务的作用,也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提出来的,它们对于商品的推销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要把商品销售出去,除了要提高商品的质量,还必须考虑商品的价值,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格,使商品达到价廉物美。(3)题中的观点,只从商品的使用价值方面考虑,忽略了商品的价值,因此是不全面的。

  38、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认为“就是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是片面的。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并不等于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公有制还包括集体所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国有经济为主体就是要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